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將會面臨哪些法律風險和處罰呢?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
1. 受到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工資支付的兩倍給予賠償。同時,用人單位還將面臨行政處罰,如罰款、責令改正等。
2. 被要求簽訂勞動合同并支付賠償
如果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拒絕簽訂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支付賠償。
3. 受到法律訴訟
如果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支付賠償,同時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等賠償。
4. 影響信用記錄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將被納入失信名單,影響其信用記錄,難以獲得 *** 部門的扶持和信貸支持。
未簽訂勞動合同不僅會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對其信用記錄造成影響。因此,用人單位應當認真履行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上一篇:躍層房屋拆遷賠償應該怎么計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