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商品房標準面積,以及商品房標準面積是多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高層商品房公攤面積國家規定標準是多少
關于高層商品房公攤面積的國家標準規定如下:樓層為7到11層左右小高層,此類住房的公攤率為10%-16%。一般情況下,不同樓盤的情況決定了小高層公攤率的不同,也就是說不同小高層樓房的公攤是有差異的。
高層樓房公攤面積標準:首先,我國并沒有對高層住宅公攤面積的系數做出統一的規定,因為房屋類型和配套不同,所以公攤面積的大小也各不一樣。但是公攤系數不能高過35%。
多樓層的住房(7層以下的住宅):7%-12%。小高層的住房(7-11層左右的住宅):10%-16%。高樓層的住房(12-33層的住宅):14%-24%。別墅類型的住宅(包括地下樓層在內的3層樓房):1%-8%。
商品房公攤面積國家標準如下:對于多層房屋,國家明確規定7層以下房屋的公攤面積為7%至12%。7樓至11樓的住宅公攤面積為10%至16%。對于高層建筑,12-33層的公攤面積為14%-24%。
其實現在高層樓房公攤面積并沒有標準。只是開發商有告知用戶公攤面積大小的義務。房屋公攤率是指房屋公攤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
高層住宅公攤面積國家標準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公攤面積包括為整棟樓服務的樓梯、電梯、消防通道等,還有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以及公共門廳、過道等,建筑面積和公共建設之間分割墻的面積都算在內。
商品房面積怎么計算
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法:商品房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
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房產面積的計算公式為套內建筑面積+應分攤的公共建筑面積。其中,套內建筑面積=套內的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套內墻體面積=一半共用墻墻體投影面積或=非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使用面積是每套住戶房屋內除墻體厚度外全部凈面積的總和。
每戶陽臺(無論凹、凸陽臺)面積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計算使用面積;超過6平方米的,超過部分按陽臺凈面積的1/2折算計入使用面積。
房子面積計算規則為:商品房建筑面積(銷售面積)=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其中:公攤面積計算方式為等于公共門廳和過道加電梯井加外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加樓梯間等。
商品房建筑面積怎么算?
套內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外墻(柱)勒腳以上各層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筑空間的面積。
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法:商品房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
商品房的套內陽臺建筑面積都按照陽臺外圍和房屋外墻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來計算。
商品房面積怎么算
1、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法:商品房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
2、房子面積計算規則為:商品房建筑面積(銷售面積)=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其中:公攤面積計算方式為等于公共門廳和過道加電梯井加外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加樓梯間等。
3、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4、\n(二)套內墻體面積指商品房各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和承重墻體,具體按照共用墻及非共用墻計算。\n(三)陽臺建筑面積。
5、買房后商品房面積測量 獲取詳細的標準層或自家所在樓層平面圖:想要測量得更準確,就要根據房屋的平面圖來測量和計算。
商品房標準面積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商品房標準面積是多少、商品房標準面積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