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民事訴訟法關于答辯期和舉證期限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事主體提交證據的期間有明確的規定。 被告需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表達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看法。 舉證期限可由當事人協商確定,并需經人民法院同意。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的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期間限制。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答辯期為15天,因而舉證期限不少于15天,以便當事人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從法律規定可以看出,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短于或等于答辯期限,一二審普通程序的舉證期基本上要限長于答辯期限。如果有特殊的原因可以向法庭申請延期答辯期或者是舉證期。
根據國家法律規定,民事訴訟案件當事人的答辯期限為案件立案之日起15天,涉外案件答辯期限為30天。舉證期限則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一審通常不少于15天,二審提供新證據的時間不少于10天。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怎么計算
民事訴訟當中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間是的舉證期限計算的方式是由被告在確定收到了法院傳票的時候開始進行計算,一般一審的舉證期限是不少于15天,二審的舉證期限是不能夠少于10天,如果超過期限進行舉證的話,那么會被視為放棄舉證。
為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證據權利,在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情形下,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30日。計算方式為,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天為期間屆滿日。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十五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七日。 民事訴訟規則的規定,一般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有關舉證期限的規定如下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間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一條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間是?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涉外民事訴訟的舉證期的規定是什么?
1、涉外民事訴訟的舉證期的規定是不少于三十天。舉證期限如果有法院指定期限,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2、涉外民事訴訟舉證期限30天的時間。舉證期限如果有法院指定期限,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
3、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指定時間,法律規定一審時間不得少于15天,二審提供新的證據時間不得少于10天。
4、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舉證的期限不能少于半個月,具體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報法院批準,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確實有困難的,可以向法院申請適當的延期。
民事訴訟中的答辯期舉證期限是多久?
1、民事訴訟中提到的答辯期限和舉證期限是不一樣的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間是,常規的答辯期限是半個月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間是,一審案件適用的舉證期限不能少于15天,若二審能夠提供新的證據,舉證期限不能少于10天,而涉外的案件答辯期限是30天。
2、民事訴訟法舉證答辯期是被告人從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需要注意的是,在民事案件中,法院收到原告的上訴狀給予立案后,會要求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出庭答辯,針對原告的控訴闡明自己的理由和證據。這個期限就是《民事訴訟法》答辯期限。
3、民事訴訟中公告送達后舉證的期限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一般由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跟案件審理情況確定舉證期限,答辯的期限是公告期限屆滿以后的15天內,如果以公告方式送達,滿60天即視為送達,而被告方則要在收到訴訟狀副本以后的15天內遞交答辯狀。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