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刑事案件中,對方愿意坐牢也不愿意賠錢,這個該怎么辦?
法律分析:人被打了,對方不賠償,如果是造成輕微傷了,由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如果是造成輕傷的,則涉嫌故意傷害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處罰后還是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可執行打人的一方名下的有關財產,如果確實沒有可執行財產的,等以后有還需賠償。
酒駕撞死人愿意坐牢不賠錢,受害人直接附帶民事賠償訴訟,法院可以判決。判決后,可以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對方名下財產。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律分析: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個人故意致人輕傷,那么他可能會被定罪為故意傷害罪。在涉及傷害他人身體的刑事案件中,通常會伴隨著民事賠償,這種民事賠償通常不會影響刑事處罰。
法律分析:如果某人的行為導致他人受到輕傷二級,這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此類罪行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犯罪行為導致嚴重后果,如重傷甚至死亡,刑罰將更為嚴厲,可能包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賠償流程
1、根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等有關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是指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
2、被告人對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的,為了取得被害人諒解,一部分被告人愿意賠償被害人各項經濟損失,爭取從輕處理。
3、最高人民法院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有明確解釋:僅當犯罪行為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或財物被毀壞導致物質損失時,方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由于盜竊罪是財產犯罪,通常不適用附帶民事訴訟。 提起賠償訴訟的程序包括:訴前準備、正式訴訟、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以及賠償款的確定。
4、交通事故刑事附帶民事是賠償標準具體如下:(一)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5、對刑附民案件,開庭審理先刑后民,如果是傷害等案件,法院也會先行調解。但是開庭必須先刑后民。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刑事案件優先。民事賠償部分,可以由原被告協商一致,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但是先處理刑事案件是合法流程,刑事未能審判就先處理民事反而違反流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需要請律師嗎
1、法律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需要參加庭審指控被告人罪行的,也可以請律師參與庭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
2、法律分析:聘請律師,這得分情況,若案情簡單,自己證據也較充分、且熟悉訴訟程序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請律師;相反,還是請律師比較好,能最大程度的維護權益。當然,法律上沒有關于必須聘請律師的規定,請不請在于自己。
3、法律分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受害人是否需要請律師,那要看其對法律和案件的了解程度了,如果了解法律,并且又對案件特別熟悉,那么是可以不委托律師進行訴訟的,當然如果案件和法律都不了解,那還是委托一個律師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