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自訴人是什么意思
- 2、普通人可以去法院看庭審嗎
- 3、普通人不可取保候審嗎
自訴人是什么意思
1、“自訴人”是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人。自訴人是原告之一,代表被害人的利益,法院提出起訴請求,要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有罪并處以相應的刑罰。自訴人是被害人本人,但在某些情況下,被害人的親屬、朋友、律師等作為自訴人提起訴訟。
2、自訴人是以個人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有權參加法庭調查、辯論;有權撤訴或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有權對一審裁判提出上訴;有權對已生效裁判提出申訴等。自訴是刑事訴訟法上的一種,是相對于檢察院提起的公訴而言的。
3、自訴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提出控告或者附帶民事訴訟請求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自訴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因受到犯罪行為的直接損害而具有提起刑事控告權利的人。依照我國法律規定,自訴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檢察機關提出控告或者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成為該案的原告。自訴人的身份常常由涉案的具體情況、性質所決定。
4、自訴人是指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當事人。詳細解釋如下:在司法程序中,自訴人是一個特定的角色。當一個普通人因為某種糾紛、損害或者其他原因,選擇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不是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問題時,他就是自訴人。自訴人是訴訟當事人之一,通常是與被告人相對應的概念。
普通人可以去法院看庭審嗎
1、法律分析:對于法院公開審理的案件,除精神病人、醉酒的人、未成年人外都可以參加旁聽。對于旁聽人員眾多的,法院為了維護秩序,可能會對人員有所限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九條 公開的庭審活動,公民可以旁聽。
2、法律分析:法院開庭普通人可以去旁聽。提前兩三天到法院門口去看一下公告,法院會通過張貼或者電子公告牌的方式公告近日內要開庭審理的案件,你可以選擇自己較為感興趣的案件,記住案件開庭的時間和地點。開庭當天你攜帶本人的身份證,提前到法院辦理旁聽證,即可旁聽庭審了。
3、普通人也可以去旁聽庭審。但以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不能旁聽: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普通人提起刑事訴訟;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4、法律分析:普通人也可以去旁聽庭審。 但以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不能旁聽: 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 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5、法律分析:法院開庭普通人可以去旁聽。一般的案件都是公開審理的,只要是公開審理的案件普通人都可以自由去聽審。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普通人提起刑事訴訟;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6、法院開庭普通人可以去聽審。普通人去聽審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凡是公開審理的案件,可根據法庭場所和參加旁聽人數等情況,持人民法院發出的旁聽證進入法庭。通過法院安檢,不危害法庭安全的。不屬于被告人的近親屬的。法庭分設審判活動區和旁聽區,兩區以欄桿等進行隔離。
普通人不可取保候審嗎
1、值得注意的是,該法規明晰地指出,并非在所有情境之下都不能對普通公民進行取保候審,而應當依據具體案件的復雜情況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體特征來決定是否適宜采用此種強制措施。
2、當那些自身并未涉嫌犯罪的普通人,只要符合相關法令法規中的取保候審之條件,例如可能會受到管制、拘役乃至獨立適用附加刑的處罰,抑或是可能會面臨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懲罰,且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不會對社會產生任何危害性的情況下,均可向有關部門申請進行取保候審。
3、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辦理取保候審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申請人的身份證明;申請人是律師的須出具授權委托書; 取保候審申請書。
4、司法機關正式宣告被取保候審的人沒有犯罪,他可以像普通人一樣自由地生活和工作。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對犯罪較輕,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5、不能。保釋也叫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