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養鴿子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安徽蓄洪區補償標準?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城區可以養信鴿嗎?
可以的。
信鴿放養屬于合法活動,放養信鴿的居民一般都持有信鴿協會發放的會員證,本地城管部門也沒有相關細則規范該類行為。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在小區樓頂養點鴿子為什么會被舉報?小區到底能不能養鴿?
在小區樓頂養點鴿子為什么會被別人舉報?小區到底能不能養鴿子?
在小區養點鴿子被別人舉報了,小區到底能不能養鴿子?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除了小區有文明規定說完全不能養鴿子,那你就要尊重,小區居民的意見和管委會的意見。如果沒有文明的條款規定不能養鴿子,也是可以養的,但絕對不能養太多。你養鴿子的前提條件是,不能打擾到別人的正常生活。也不要為了養鴿子,影響到左鄰右舍的和諧關系。
①如果沒有文明的法律條款規定,其中還包含小區居民和管委會反對意見。應該是沒有問題了,但是雖沒有法律條款規定不能養鴿子,如果小區居民反對和管委會也不同意,那也是不能養的,因為要尊重大家的意見。
②如果在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可以在樓頂少養點鴿子,因為我也是個信鴿的愛好者,這一點我是能理解的。前提是鴿子絕對不能養太多,鴿子養多了肯定會打擾到,左鄰右舍的正常生活,說一點點不打擾那絕對是假話。
③你養鴿子絕對不能打擾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要為了養鴿子,和左鄰右舍的關系搞得不和諧。首先你絕對保證鴿舍衛生條件,肯定不能有異味啊?如果異味太大,那就影響到左鄰右舍正常開窗通風效果,而且鴿舍要經常消毒,預防鳥類傳染病安全保證。
④最主要的一點,你雖然是在小區樓頂養鴿子,一定要把樓頂靠邊的位置設計好,不能讓鴿子的糞便掉到下面去,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樓下有人曬被子曬衣服,樓低下面還有行人,如果鴿子糞便掉到下面去可想而知?所以這些準備工作都要做好,不影響到居民正常生活條件下才可以。很多居民反對養鴿子的原因,問題就出在這里,因為你在平常管理當中,什么都沒有做好,你養鴿子打擾到別人的生活,別人反對你養鴿子這很正常。
總結:如果居民一致反對,那肯定是不能養的,因為你養鴿子以打擾到大家的正常生活,那絕對是不行的。你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一點絕對要尊重大家的意見,我個人的建議:還是勸你不要養鴿子了,城市比較擁擠,傳染病又多,同時還會影響到左鄰右舍的和諧關系。如果是在農村養鴿子倒沒什么,農村地帶開闊空氣好,傳染病類情況少,主要是打擾不到別人的生活,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大家好我是鄉村徐哥!喜歡養鴿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交流經驗,歡迎你們在下方留言+關注。安徽蓄洪區補償標準?
補償對象認定及補償標準
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對象為因分洪蓄洪遭受損失的區內常住戶口的居民,以及在蓄滯洪區內有承包土地、專業養殖和經濟林的區外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的公共財產和設備的水毀損失,以及區內各類企業和公共設施的水毀損失不屬于本通知的補償范圍。
(一)農作物。
1.補償對象認定。原則上為實際耕作土地的居民,蓄滯洪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耕作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承包土地為訂立有合法承包合同的各類承包土地。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土地,實際耕作人為補償受益人,但原承包人與實際耕作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2.具體補償標準。糧食作物(含水稻、玉米、薯類、豆類等),每畝補償749元;常規經濟作物(含花生、芝麻、棉花等),每畝補償1326元;蔬菜和特色經濟作物(含瓜果、蓮藕、芡實、食用菌、中草藥等),每畝補償4405元。
(二)專業養殖。
1.畜牧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畜牧養殖受到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畜牧專業養殖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養殖的畜牧不予補償。畜牧專業養殖標準:生豬養殖規模存欄20頭或年出欄50頭以上,能繁母豬存欄5頭或仔豬年出售100頭以上;肉牛存欄或年出欄10頭以上;肉禽養殖規模存欄300只或年出欄2000只以上,蛋禽養殖規模存欄500只以上;羊養殖規模存欄或年出欄30只以上。
(2)具體補償標準。育肥豬每頭補償1047.7元、種豬每頭補償1915.1元、仔豬每頭補償556.4元、肉牛每頭補償11207.3元、架子牛每頭補償7166.5元、肉羊每只補償1140元、羔羊每只補償425元、開產蛋雞每只補償18.3元、蛋雛雞每只補償1.6元、肉雞每只14.5元、肉雛雞每只補償1.2元、肉鴨每只補償18.7元、肉雛鴨每只補償2.2元、肉鵝每只補償58.3元、肉雛鵝每只補償10.3元、淘汰成年鴿每對補償21.7元、乳鴿每對補償10元、生產種鴿每對補償66.7元、蜜蜂每箱補償558.4元。
2.水產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水產品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水產養殖居民(含稻漁綜合種養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損失的養殖水產品不予補償。水產專業養殖標準:精養魚塘1畝(含)以上、普養魚塘5畝(含)以上、自然水域(湖泊、水庫、河溝)養殖面積50畝(含)以上,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為10畝(含)以上。其中:精養魚塘指養殖設備比較完備,按精養高產規范要求投放苗種、投喂飼料,防治病害及日常管理。
稻漁綜合種養統一在“專業養殖”類申報,不得在“農作物”類重復申報。受補償的水產養殖戶,承包國有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水域灘涂養殖證和承包費繳費憑證;承包集體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和承包費繳費憑證。受補償的稻漁綜合種養戶,須持有耕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耕地流轉合同,田間設有防逃設施。
(2)具體補償標準。精養池塘每畝補償4857.9元,普養池塘每畝補償1943.2元,自然水域養殖每畝補償968.6元,稻漁綜合種養每畝補償1323.8元。水產養殖實行最高限額補償,最高補償額不得超過280萬元。
池塘養殖、稻漁綜合種養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常規經濟作物(1326元/畝)進行補償;自然水域養殖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糧食作物(749元/畝)進行補償。
(三)經濟林。
1.補償對象認定。區內常住戶口居民和在蓄滯洪區內承包土地的區外居民在已經運用蓄滯洪區內發展的經濟林。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土地,實際經營人為補償受益人,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樹種:在地楊樹、杞柳、紫穗槐、果樹、葡萄樹、綠化苗木、花卉等。由于區域氣候特點和經營習慣差別,各地發展經濟林樹種差異較大,不在上述樹種范圍的經濟林計入蓄滯洪區居民財產損失核查明細表經濟林欄的“其他”列,并注明具體樹種名稱。
規模:具有一定規模的成片經濟林木,要求小班種植面積在1畝及以上,按棵承包的,可按每56棵折算成1畝的方法計算。
憑證:受補償的經濟林種植戶,應當持有《林權證》;如暫未取得林權證的,應當持有相關土地合法經營的合同或協議,或者持有鄉鎮以上人民 *** 審核確認林木權屬的書面證明材料。
行洪區及蓄洪區內的行洪通道上種植的經濟林不予補償。經濟林套種農作物的受淹土地,按照就高原則,只計算一種,不得重復計算。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種植的經濟林不予補償。
2.具體補償標準。實行畝均定值補償,每畝補償2003元。
(四)居民住房。
1.補償對象認定。因分洪蓄洪遭受損失的區內常住戶口農民合法住房的主體部分,其他搭建的附屬建筑物不屬于補償范圍。
災后享受國家統一建房補助政策的區內居民,其住房損失不予重復補償。已安排移民遷建并獲得相應補助資金的群眾,其原老房水毀損失不予補償。2020年對已運用的蓄滯洪區安排移民遷建計劃的,則住房水毀損失不予補償。
2.具體補償標準。根據農民合法住房主體部分受損程度,農房受損補償標準如下。
(1)農房損毀輕微。主要是因水泡造成房屋地坪、門窗、墻面等表面受損,需要進行局部修繕。補償標準為50元/平方米。
(2)農房損毀較重。主要是因水災造成農房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局部危房,系C級危房,需要修繕加固。補償標準為120元/平方米。
(3)農房損毀嚴重或倒塌。主要是農房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農房整體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整幢危房,系D級的危房,需要重建。補償標準為:磚混結構840元/平方米、磚木結構700元/平方米、土坯結構560元/平方米。
(五)家庭農業機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品。
無法轉移的家庭農業生產機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主要補償因來不及轉移所造成的水毀損失,能轉移而不愿轉移的不予補償。家庭農業生產機械主要包括電(動)機、柴油機等農用生產機械。役畜主要包括牛、馬、騾、驢等從事農役的牲畜(不含幼畜)。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主要包括空調、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用電器。以上三項按水毀損失的50%補償,但登記總價值在2000元以下的,按照水毀損失的100%補償;水毀損失超過2000元不足4000元的,按照2000元補償。
(六)下達轉移命令和運用準備通知,由于情況變化未實施蓄滯洪的國家蓄滯洪區轉移人員。
按照具有常住戶口的實際轉移區內居民人數(不含行政、非農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定額補償,每人補償840元。
上述蓄滯洪區運用補償范圍,由省應急廳(省防辦)負責解釋;農作物和專業養殖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農業農村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經濟林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居民住房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下達轉移命令和運用準備通知未實施蓄滯洪的轉移人員補償相關政策,由省財政廳會同省應急廳(省防辦)、省水利廳負責解釋。
關于養鴿子補償標準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