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被征地社保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山西省2021年農民失地社保個人繳費標準?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農村自建房被征收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你好,2020農房拆遷賠償標準
目前并沒有相關明確標準,就農房拆遷賠償金額而言,既有按照商品房價格規定的,也有按照當地拆遷政策而定的,因此,建議大家可從以往的拆遷賠償案例中來進行判斷,有疑問的地方,也可向相關權威律師進行請教。另外,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違法拆遷的應當進行相關的賠償,且賠償不應低于應得的相關拆遷安置補償權益。
而申請國家賠償的,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同時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受害人的自然狀況、具體的要求、根據和理由等。行政審判庭或賠償委員將會以合議的方式來審理案件,并作出決定是否作出賠償。需要注意的是,國家賠償的前提要求是國家機關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因此,那些來路不明的拆遷隊造成的拆遷損害其賠償不會囊括在內。
山西省2021年農民失地社保個人繳費標準?
一、2021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
失地農民指因 *** 統一征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愿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準,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準。
對于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 *** 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于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二、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于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 *** ,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 *** 負擔的部分從 *** 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 *** 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 *** 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后,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于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后,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后的養老保險安排,對于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三、失地養老保險繳費標準
由于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農民的繳費標準:
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后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被征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以征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后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公司不繳納社保,而給補償金,現在公司翻臉,可以 *** 嗎?
繳納社保是公司的法定義務,而公司與勞動者約定不幫其繳納社保,而是通過給補償金的形式作補償,其實是違法的。
所以,當公司翻臉不認賬時,勞動都并不能請求公司支付補償金,而是只能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補繳納應該繳納的社保部分,勞動者一定要搞清楚 *** 的重點和訴求。
公司與勞動者用補償金代替社保的約定無效現實中,許多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勞動者個人為了多拿現金,選擇私下協商通過現金的形式來代替繳納社保的義務。
看起來這是勞動者與公司協商的結果,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應該能生效。其實,這是通過合同行為規避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屬于無效合同。既然是無效合同,那么這個約定自始無效,雙方都要恢復原樣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而協商好了后,公司連補償金都不給,那么勞動者并不能要求公司向自己支付經濟補償金,只能要求公司補繳社保。
公司不補繳社保的,可以投訴并申請勞動仲裁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所以,當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時,可以直接向社保部門投訴,請他們介入調查,通過會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如果逾期仍未繳納的,可以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公司也有壓力應該會配合。
同時,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以勞動糾紛為由提起仲裁,請求公司補繳社保,這類案件通常都能勝訴,只是勞動者要收集好證據,包括勞動合同,工作時間,拖欠情況等就行。
結語社保是保障勞動者權利最長久的保險,所以盡量不要因為私利而選擇私下補償,這樣公司翻臉后不但不能拿到錢,自己還要花費時間去 *** ,只會給自己徒增麻煩。
而且,表面看來公司給現金補償是劃算的,其實不僅有風險,對勞動者本人來說損失更大,畢竟失去了多方面的保障,工作,失業,養老,哪一項量化下來都比多給的一點點現金值錢。
農村土地被占買社保應繳多少錢?
作為具體工作在農村鄉鎮的三農工作者和曾經的征地拆遷工作隊員,特來解答。本答復的主要內容是:
農村土地被占有很多種情況,但只有合法的土地征收才涉及失地農民的社保政策。合法的土地征收所涉及的失地農民社保政策,各地政策有一定的差別,就是同一個地區各年齡段具體應繳納的費用也有較大的差別。下面,就擇其要點說說相關情況。
第一,農村公路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等眾多的涉農基礎設施建設,其在占用土地時,一般都不會涉及社保的問題。
對于這一點,很多群眾看到征了地的群眾每個月按時領社保金,也認為只要占了地就應納入社保,所以存在不少誤解。其實,眾多的涉農基礎設施建設,不管是農村公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農田水利等,其建設的初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且這種情況本身就是較零星的占用土地,就不會涉及社保的問題。
筆者這幾年在實施土地整理項目時,個別群眾也是要求占地必須納入社保,但這種大家受益的涉農基礎設施項目,是一律不考慮土地的問題,若個別群眾實在不支持,可調整或取消項目。
但理解政策的人總體還是比較多,對于為修農村公路、修建農田水利設施零星占用一點土地,絕大部分都是無償地支持。
第二,正式的土地征收,就涉及失地農民的社保問題。由于失地農民的社保政策比較復雜,且各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別,若需了解具體的情況,請到當地的拆遷辦咨詢。
就筆者當地來說,主要是根據當事人承包地被征收的實際面積來計算納入社保的人員,然后根據實際要納入社保的各個人員的年齡情況,分老年、“4050”人員、中青年這幾個年齡段對照具體的繳費標準,被征地人員保需繳納一次性應繳納費用的50%即可。筆者一親戚因已年滿60,應繳費用為4.1萬,實際折半繳納,目前每月可領取社保金1000多一點,他本人也相當滿意了。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
社保撫恤金發放標準2021?
2021年社保撫恤金發放標準: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本人10個月基本工資;
3、喪葬費標準: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非農戶一人月補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補助190元;農業戶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5、對上述對象中,確定因工死亡的遺屬增發65元,抗日戰爭的增80元(不含配偶);紅軍的(不含配偶);增發100元遺屬系孤獨一人的可增發70元。法律依據:《傷殘撫恤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第二十二條傷殘人員從被批準殘疾等級評定后的第二個月起,由發給其傷殘證件的縣級人民 *** 民政部門按照規定予以撫恤。傷殘人員撫恤關系轉移的,其當年的撫恤金由部隊或者遷出地的民政部門負責發給,從第二年起由遷入地民政部門按當地標準發給。
被征地社保補償標準和山西省2021年農民失地社保個人繳費標準?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