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哪些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范圍明確,主要包含以下幾類:首先,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他們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一并提出對犯罪行為的民事賠償訴求。其次,對于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他們在法律上享有代替已故親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以此維護其合法權益。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以下這些: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人民檢察院: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被害單位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通常是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若被害人死亡,其權益由親屬代為主張。在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受損時,人民檢察院亦有權提起此類訴訟。在刑事訴訟的全過程中,均可提起,包括立案后、偵查、審查起訴階段至二審期間。提起方式主要為提交附帶民事訴狀。
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主體主要涉及兩類:原告人和被告人。原告人主要包括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以及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對于無法自行提起訴訟的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代表其提起訴訟。若被害人死亡,其近親屬可以作為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什么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根據被害人等的申請或檢察機關的提起,對由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進行合并審理的訴訟活動。【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由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檢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引起的物質損失的賠償而進行的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進行刑事審判的同時,由同一審判組織附帶審理認定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并由此確定被告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訴訟活動。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同時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導致被害人遭受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這種訴訟活動發生在法院、檢察院以及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旨在通過法律途徑同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時機必須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之前。
哪些情況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1、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條件對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有明確的被告人對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有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和事實根據;被害人的物質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屬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2、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對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在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的情況下,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對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必須是有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即法律中所說的被害人。
3、受害人。當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時,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可提取附帶民事訴訟。當受害人死亡時,其近親屬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一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等。
4、只要行為人被公安司法機關進行刑事追訴,因其行為遭受損失的人就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即使被告人的行為最終沒有被人民法院以生效裁判確定為實體意義上的犯罪行為,也不影響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和進行。
5、律師解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是否可以附帶民事賠償
符合條件,刑事訴訟可以附帶民事賠償。首先,只有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刑事案件才允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于因犯罪導致的人格、名譽、精神或婚姻家庭關系損害,被害人無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針對非物質損害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符合條件可以附帶民事賠償。只有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刑事案件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由于犯罪行為而遭受人格、名譽、精神或者婚姻家庭關系方面損害的,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就非物質損害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在刑事公訴案件中,是可以附帶民事訴訟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根據被害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或者檢察機關的提起,法院對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損失賠償問題進行合并審理的訴訟活動。附帶民事訴訟可以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提起。
刑事自訴案件中可以有民事賠償,前提是該訴訟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普通刑事訴訟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由法院量刑作出刑事或者罰金處罰,只有在民事訴訟中,才會涉及賠償,因此,如果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就有賠償。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后,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