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二婚房拆遷補償標準怎么算這個問題,拆遷之后與女方結婚,分到女方拆遷房,離婚可以分到拆遷房嗎?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離婚幾個月前夫搬遷得到五套房子補助金,女方和孩子能分嗎?
- 結婚后發現妻子曾經做過外圍女,遇到這種事要怎么辦?
- 拆遷之后與女方結婚,分到女方拆遷房,離婚可以分到拆遷房嗎?
- 雙方結婚多年,女方父母留有房屋一套,現房屋拆遷有補償,男方有沒有繼承權?
- 如何分割拆遷安置房屋和補償款?
離婚幾個月前夫搬遷得到五套房子補助金,女方和孩子能分嗎?
看問題的意思是,兩口子過不下去離婚了,離婚幾個月后,丈夫住的房子拆遷,得到了五套房子補助金,確實是個大數目,誰看了都眼饞。前妻就想了,這錢我能不能分點兒呢?我的孩子能分點兒嗎?
@一路風景美幫你理理,看看能不能,其實大家心情理解,但還得尊重事實。
1.作為前妻不能分。已經離婚了,都不是一家人了,你怎么能分人家的財產。離婚時,無論協議離婚,還是判決離婚,對財產都進分割同意了的,協商不成,說不通,也離不了婚吧。
若判決書或協議中提及你們的房產分割時有前妻一份,那你就能分房產補助金了。
2.孩子能分。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孩子,父母有的怎么能沒孩子的一份呢。按法定繼承來說,子女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是可以平分父母的財產的,所以,孩子是能分到父親領的房屋補助金的。
怎么就那么命苦呢?離婚時也不打聽打聽,再不想過,也要堅持幾個月,把房子補助金分點心再離啊。或當時,就讓把老房產給你一份,即便離了,拆遷補助金也能分點兒啊。
現在都過去了,看前夫的吧,領那么多錢,給的話就要,不給也能過。這錢吧,有了就多花點,沒有就少花點,想法都要生活,都要過。
結婚后發現妻子曾經做過外圍女,遇到這種事要怎么辦?
有個哥們曾經問我有兩個女人在面前,要怎么選擇:
1,漂亮,當過小三墮胎無數,流連于酒吧,但是他喜歡她
2,好女孩,家世不錯,人不錯,長得也不錯,但他不喜歡她
該怎么選擇呢?講道理,我并不希望這個哥們選擇2,因為這樣的好女孩辜負不起。但是我對哥們說,如果你確認你的愛情能夠感化1,讓她以后從良不在浪蕩,那你就選擇1,如果沒辦法,那就先跟2培養感情,更或者重新開始。
有句話叫寧娶從良妓,并非沒有道理。很多失足婦女都是迫于生活壓力,可能以為家里貧困,可能是因為家人患病,更甚者是被拐偏。總之生活艱難,在懵懂的時候做了錯事,不代表她的內心骯臟不純。誰不想過好的生活呢?哪怕她曾經當過外圍女,只要如今服服帖貼真心待你待家庭待孩子待你父母,這樣好的女人真的比不過那些是處那是刁蠻無理的女人嗎?婚姻不是一時沖動,是一輩子對雙方的承諾,合適比愛更重要。
她不愿意告訴你不代表她不坦誠,她只是害怕失去你,她只是藏起了自己的傷口,這能有什么錯。再說了,哪怕你的妻子不是外圍女你又能保證她有多干凈嗎?
其實總總,也是你內心在作怪,過不去罷了。可以嘗試開誠布公,跟妻子談談,這些問題,是雙方要共同面對的。
如果她是個好女人,希望能覓得好歸宿。
拆遷之后與女方結婚,分到女方拆遷房,離婚可以分到拆遷房嗎?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題主是一個特別提問者!坦言說,題主提出來這樣的話題?對得起你的父母?對得起你的二個孩子?對得起你的老婆?
做一個男人,得多么居心不良,能提出來這樣話題,自己提出來這樣話題之前,拜托你看看,財產法婚姻法!
題主明明知道,是你老婆結婚前得到的拆遷房!這明明確確是你老婆婚前財產,現在題主就是想離婚,能分到你老婆的拆遷房!做夢夢到發大財啊?一個男人,即使和老婆過不下去的時候?
多少堂堂正正男子漢,都把房子留給老婆孩子!這是一個男人的大度!
題主以為,只要離婚了,就可以分到女方的拆遷房,看題主的話題,連老婆都不稱呼了,一口一個女方?那么題主就不想想你的二個孩子?
如果你們兩個離婚的時候,二個孩子肯定父母各帶一個!孩子未來人生在單親家庭成長?
實話實說,你口中的女方夠倒霉的,遇到你這樣,居心叵測的男人,不是為了愛而結婚,而是為了拆遷房而結婚!又要為了拆遷房而離婚!離婚的目的太可怕可怕了吧!讓人不敢相信愛情?!!!
題主應該是文化人,“男”字為什么上田下力?這個全中國讀書了人都懂,一個男人要活的,靠自己的力氣靠自己的努力,去吃飯去活著,去享受人生。
而不是,靠找女方看她有拆遷房,結婚到了離婚的時候,能分到財產?提出來這樣話題,做一個“男人”?太汗顏了吧???
一直回答問題,我從來基本不指責別人,但是題主的思維邏輯?太失去一個男人的自尊心!建議題主,收回你的想法,看在你二個孩子面子上,好好愛護你的女方和雙方父母,二個人好好經營你們的,感情和生活,把二個孩子培養成才。
才是做父母的責任,最后囑咐題主,離婚最不好玩,沒有幾個二婚走到盡頭,到那時候你連回頭的機會都沒有!做一個自尊自愛的男子漢大丈夫吧!
雙方結婚多年,女方父母留有房屋一套,現房屋拆遷有補償,男方有沒有繼承權?
一、首先確定被拆遷房屋是否有女婿產權份額。
妻子在世,女婿一般情況下沒有繼承權。
如果岳父母在其女兒結婚以后去世且生前未立遺囑,生前所有房屋將作為他們的遺產,由他們的法定繼承人繼承,他們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如果女兒繼承父母的房屋,屬于女兒女婿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岳父母在其女兒結婚以后去世,生前立有遺囑,指定他們所有房屋由其女兒一人繼承所有,該房屋將屬于女兒個人所有財產,與女婿沒有關系;如果遺囑指定真所有房屋由女兒繼承所有,該房屋屬于女兒女婿夫妻共同財產。
二、房屋拆遷應補償被拆遷房屋產權所有人。
如果房屋屬于夫妻共有財產,房屋拆遷補償所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拆遷補償所得有女婿份額。
如果房屋屬于女方個人所有財產,拆遷補償所得屬于女方個人所有,與丈夫沒有任何關系。
我是律師,愿意回答社會問題,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評論與互動,請給我多點贊。
如何分割拆遷安置房屋和補償款?
【分析提示】1、房屋征收補償款分割原則(1)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2)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3)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同住人、房屋使用人對征收補償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典型案例】案情:動遷款分割共有糾紛案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2)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1790號上訴人(原審被告)張J,男,1964年生,漢族上訴人(原審被告)陳L,男,1921年生,漢族委托代理人:雷敬祺,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Q,男1945年生,漢族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I,女,1965年生,漢族被上訴人張美,女,1961年生,漢族被上訴人張玉,女,1972年生,漢族上訴人張J、陳L因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2012)楊民四(民)初字第67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J、陳L及其委托代理人雷敬祺、被上訴人張Q、張I到庭參加訴訟。因原被上訴人陳貞于2012年7月28日去世,本院依法追加陳貞的繼承人張美、張玉作為被上訴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陳貞、張Q系再婚夫妻關系,張I系陳貞之女,張J系陳貞之子。陳L與王英系再婚夫妻關系,雙方未生育,王英原育有一女即陳貞,陳貞于四歲時隨王英、陳L共同生活。2000年,王英去世。1963年,陳L購得上海市愛國二村某號房屋。1987年2月陳L申請對上海市愛國二村某號房屋進行翻建。1987年5月,張Q與徐華簽訂《協議書》,委托徐華建造房屋。翻建前,上海市愛國二村某號僅一層,分前后兩間,另搭建了一個閣樓。翻建后,共三層,底層為前后兩間,二層為一個統間,三樓一間。2009年6月7日,上海軌道交通十二號線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甲方(拆遷人)、陳L作為乙方(被拆遷人)、張J作為乙方的受托人簽訂《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甲方拆除乙方所有的坐落在上海市愛國二村某號,房屋類型:舊里,房屋性質:私房,建筑面積77.24平方米。動遷款包括:貨幣補償款人民幣(一下幣種均為人民幣)1,002,903.50元、無違章建筑獎勵10,000元、保障托底補貼63,800元、最低補償單價補貼230,909元、重大市政配合獎92,688元、保障托底補貼100,000元*2=200,000元、搬場費926.90元,空調1200元、電話200元、有限電視240元、熱水器300元、拆遷配合獎58,620元、速簽獎50,000元、簽約即搬獎10,000元、選購顧村房屋補貼80,000元,以上各項合計總金額為1,801,787.40元。張J用上述動遷款購得三套房屋,分別為: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建筑面積87.15平方米,總價727,702.50元,購買人為張J;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建筑面積46.31平方米,總價399,192.20元,購買人為張J、陳貞、張Q;陸翔路678弄19號某室,建筑面積76.85平方米,總價為275,123元,購買人為張J。三套房屋總價為1,402,017.70元。扣除房款后,動遷款尚余399,769.70元,該款項由張J領取。領款后,張J向張I支付了動遷安置補償款100,000元。動遷時,在冊人口為陳L、張J、陳貞、張Q。保障托底認定人口為陳L、張J、陳貞、張Q、張I。因張J之妻陳清戶籍在父母處,人均面積超出7平方米,不予認定為保障托底對象,但因陳清已懷孕,待孩子出生后憑出生證領取補償款。動遷時,陳L、張J、陳貞、張Q、張I均居住在房屋內。2010年1月,陳貞、張Q曾具狀來院,經原審法院調解,張J、陳L向陳貞、張Q預付了臨時安置補助費18,000元。關于翻建時的出資情況,陳貞、張Q稱全部由陳貞、張Q出資,陳L、張J稱由陳貞、張Q、陳L、張J共同出資。原審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動遷房屋為私房,動遷款中的貨幣補償款、無違章建筑獎勵、最低補償單價補貼,應歸私房所有權人所有。系爭房屋雖是陳L出資購買的,但陳貞、張Q共同生活居住在動遷房屋內,在1987年時進行了翻建,翻建時陳貞、張Q進行了出資,翻建后由陳貞、張Q、陳L、張J等家庭成員共同居住使用至動遷時,故陳貞、張Q主張陳貞、張Q也是系爭房屋產權人的請求,于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且系爭房屋中陳L的部分應為陳L與王英的夫妻共同財產,陳貞可繼承王英財產的一半。綜合上述情況,法院認定,陳貞、張Q可分得上述動遷款中的42%。保障托底補貼63,800元、重大市政配合獎、搬場費、空調、電話、有線電視、熱水器、拆遷配合獎、速簽配合獎、速遷簽約獎、簽約即搬獎,歸陳貞、張Q、陳L、張J所有,原則上均分。選購顧村房屋補貼,應歸購買位于陸翔路房屋人員所有。現陳貞、張Q要求確認為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房屋所有人,超出了陳貞、張Q可獲得的動遷款,故法院確認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歸陳貞、張Q所有,折抵該房房款后,不足部分以現金方式支付;鑒于陳L是與動遷公司簽訂動遷協議的對象,而張J自述多余的動遷款在張J處,故應由陳L、張J共同承擔支付義務。雖然訂房單上確認的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的訂房人為陳貞、張Q、張J,但是張J在未征得陳貞、張Q同意的情況下自行訂購的,而張J在本次動遷中所獲得的利益已超過了其應得的部分,故上述房屋僅為陳貞、張Q兩人所有,張J對上述房屋不享有所有權。張I戶籍不在內,所為保障托底人員,可獲得保障托底款100,000元。現張J已向張I給付了100,000元,張I再要求確認張I為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房屋所有人,缺乏法律依據,法院難以支持。基于陳貞、張Q可獲得的房屋為一室,每月可獲得的臨時安置補助費為1500元,共32個月,扣除陳L、張J原已預付的18,000元,不足部分由陳L支付。原審法院據此作出判決:一、上海市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歸陳貞、張Q所有;二、陳L、張J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貞、張Q支付動遷補償安置款人民幣300,000元。三、陳L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貞、張Q支付臨時安家補助費人民幣30,000元;四、張I要求確認張I為上海市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房屋所有人的請求,不予支持。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077元,由陳貞、張Q負擔人民幣277元,張J負擔人民幣10,800元。上訴人張J、陳L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陳貞、張Q、張I在原審中提出的訴訟請求是要求確認上海市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房屋歸上述三人所有,而原審法院判決上海市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歸陳貞、張Q所有,顯然超出原審原告訴訟請求的范圍。1963年陳L購得愛國二村某號房屋時,陳L是該房的唯一產權人,或者說該房是陳L與妻子王英(已故)共有。1987年家庭成員共同翻建的時候,也未改變產權的性質,家庭成員參與翻建,應視為對房屋的添附,而不是認定產權人的依據,對于添附而產生的利益,應由產權人給予折價補償,而并非據此獲得產權份額。因此原審法院認定陳貞、張Q也是系爭房屋產權人是錯誤的,原審法院認定陳貞、張Q可分得動遷款的42%亦沒有依據。此外,陳貞對王英未盡贍養義務,依法不能分得王英的財產。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改判駁回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張Q、張玉答辯稱:動遷所得三套房屋原來都是張J名下,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對原審法院的判決沒有意見,不同意張J、陳L的上訴請求。被上訴人張I答辯稱:張I本人也屬于動遷安置對象,但張I卻只拿到10萬元托底保障款,沒有拿到房子。現張I只能在外租房居住,戶口頁無處可遷。故張I亦不服原審判決,只是因母親病重,所以當時沒有上訴。被上訴人張美答辯稱:動遷協議是怎么簽的,就應該怎么執行。原審法院的判決不公正,應以動遷協議為準。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因原被上訴人陳貞于原審法院宣判后去世,本院依法追加陳貞的繼承人張美、張玉(均系陳貞之女)作為被上訴人參加訴訟。張美、張玉表示愿意參加訴訟,不放棄繼承的權利。本院認為,系爭動遷房屋雖系陳L出資購買,但該房翻建時陳貞、張Q進行了出資,翻建后由陳貞、張Q等家庭成員共同居住使用至動遷時,故陳貞、張Q應為系爭房屋的共同所有人。系爭房屋動遷時,陳貞、張Q有權主張與該房產權相關的相應補償。陳L、張J所謂家庭成員參與翻建,應視為對房屋的添附,而不是認定產權人的依據的主張,與法相悖,本院不予采納。原審法院認為系爭房屋中屬陳L所有的部分為陳L與王英的夫妻共同財產,陳貞可繼承王英財產的一半,于法有據,可予支持。關于保障托底補貼63,800元、重大市政配合獎、速遷配合獎、速遷簽約獎、簽約即搬獎,原審法院認為應歸陳貞、張Q、陳L、張J所有,原則上均分、另選購顧村房屋補貼應歸購買位于陸翔路房屋人員所有的意見,均無不當,本院予以認可。作為戶籍不在系爭房屋內的保障托底人員,張I已獲得保障托底款100,000元,其再要求確認為上海市城市方圓2幢西單元某室房屋所有人,缺乏依據,本院難以支持。原審法院根據陳貞、張Q對系爭房屋的貢獻大小、并結合根據動遷協議所得動遷款及用動遷款購得三套房屋的實際情況,確定上海市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歸陳貞、張Q所有,亦無不當。本院考慮到系爭房屋的來源和本案的具體情況,對陳L、張J應向陳貞、張Q支付部分動遷補償安置款的相關金額酌情予以調整。關于臨時安置補助費,本院贊同原審法院意見,不再贅述。由于陳貞于原審法院宣判后去世,陳貞在本案中可得財產應作為其遺產由其繼承人共同繼承,原審法院所作判決主文本院予以相應調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維持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2012)楊民四(民)初字第671號民事判決書第四項;二、撤銷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2012)楊民四(民)初字第671號民事判決書第一、二、三項;三、上海市城市方園4幢東單元某室歸陳貞、張Q所有,其中屬陳貞所有部分系陳貞遺產,由張Q、張I、陳L、張J、張美、張玉共同繼承;四、陳L、張J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十日內向陳貞、張Q支付動遷補償安置款人民幣200,000元,其中屬陳貞所有部分系陳貞遺產,由張Q、張I、陳L、張J、張美、張玉共同繼承;五、陳L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貞、張Q支付臨時安家補助費人民幣30,000元,其中屬陳貞所有部分系陳貞遺產,由張Q、張I、陳L、張J、張美、張玉共同繼承;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077元,由張Q負擔人民幣200元,張I、陳L、張美、張玉各負擔人民幣50元,張J負擔人民幣10,677元。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077元,由上訴人陳L、張J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雷敬祺律師評析】一、關于城市房屋動遷補償款及安置房屋的分配原則(1)城市公房拆遷,動拆遷補償款分割共有糾紛案件公房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也稱公有住房,國有住宅,它是指由國家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擁有權、占有權、處分權、收益權)歸國家所有。當然,這個解釋不是很準確,在拆遷過程中所遇到的公房,也有很多是原來為私房,后來被收歸國有,變成公房。無論如何,公房一般是有租賃 *** ,每月有承租人交納少額租金,在拆遷過程中,由承租人代表全體同住人與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動拆遷補償款歸承租人及同住人共有。按照上海高院《關于房屋動拆遷補償款分割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九點,承租人、同住人之間,一般遵循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則取得拆遷補償款。據此,公房房屋動拆遷補償款分割原則為:承租人與同住人原則上均等分割。當然,在原則均分的前提下,法院會考慮房屋來源情況、實際居住情況、經濟來源情況、對房屋貢獻情況等酌定多分與少分。(2)城市私房拆遷,動拆遷補償款分割共有糾紛案件私房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也稱私有住宅,私產住宅,它是由個人或家庭購買、建造的住宅。一般認為是指產權房,即擁有房屋產權證的房屋,房屋產權人登記的權利人為產權人,即私房的被拆遷人。在拆遷過程中,私房的產權人系被拆遷人,由產權人代表全體房屋使用人與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動拆遷補償款歸產權人所有。按照《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的貨幣補償款、安置房屋歸被拆遷人所有。被拆遷人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據此,私房房屋動拆遷補償款分割原則為:補償款歸產權人所有,產權人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當然,至于如何安置,因為矛盾已經產生,產權人與房屋使用人已經無法共同居住,法院一般傾向于判決一部分貨幣補償。本案中,涉及房屋雖然是私房,但是并非按照市場價格購買而獲得的私房,是由于歷史原因,家庭共同生活、擴建而形成的私房,因此,法院認定該私房屬于家庭共同所有并無不妥。當然,具體各家庭成員的份額,應該根據該私房的來源、貢獻大小、實際居住時間等因素酌情認定。(3)城市房屋拆遷,應安置人員動拆遷補償款分割共有糾紛案件拆遷并非房屋的市場買賣,也包含了 *** 的人性化安置因素,因此,拆遷過程中,對于房屋面積小,而人口多的家庭,拆遷人會按照 *** 的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償安置,俗稱“數人頭”安置方式。根據2006年上海市人民 *** 頒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面積標準房屋調換應安置人口認定辦法》,一般來說,截至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拆遷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連續滿一年,在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在本市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且居住在被拆遷房屋的人員,可以認定為被拆遷居住房屋的應安置人口。戶口不在拆遷房屋內,也有可能符合應安置人口條件,比如配偶、未成年子女。據此,應安置人員的動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也成為法律和實務上應當解決的問題,但法律對此并未有明確規定,實務操作中主要參照《拆遷口徑》以及法官的自有裁量權。二、關于私房拆遷中繼承范圍確定(1)私房拆遷與公房拆遷有本質上的不同。私房是所有權,是物權,公房是使用權。《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居住房屋征收補償所得的歸屬和安置義務)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可見,私房拆遷動遷利益的歸屬是被拆遷人(即產權人),而對于房屋內的使用人,只是負責安置;而公房拆遷動遷利益的歸屬是房屋承租人及其同住人共有。(2)面積因素與人口因素獲得的拆遷補償應嚴格區分。拆遷過程中,除了房屋的估價款外,還有其他項目的補償,比如面積獎勵費、速遷費、搬遷費、過渡費、搬場費、設備遷移費、一次性補償和針對人身性質的重病、特困、大齡青年等等各類補貼。其中,與房屋面積相關的面積獎勵費、一次性補償等應當列入繼承范圍;與人口因素有關的速遷費、搬遷費、過渡費、搬場費、設備遷移費等應當歸拆遷時候實際居住的同住人或使用人;與人身性質有關的重病、特困、大齡青年等補貼應當歸屬特定的人。(3)拆遷中的房屋估價款不能等同于房屋的市場價值。私房拆遷貨幣補償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其中,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單價是根據評估報告而來的,而評估報告的評估時點是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為準。在實踐中,拆遷協議的簽訂往往比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晚很多,因此根據評估報告計算的房屋估價款并非拆遷協議簽訂時候的房屋市場價值,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拆遷人在簽訂拆遷協議的時候往往通過一次性補償來彌補被拆遷人的損失,但協議上的房屋估價款仍然按照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的評估價格來計算。如果認為拆遷協議上的房屋估價款就等同于房屋的市場價值,這是明顯損害房屋共有人的利益的。本案中,一審法院認定動遷房屋為私房,動遷款中的貨幣補償款、無違章建筑獎勵、最低補償單價補貼,應歸私房所有權人所有。也即是認定動遷款中的貨幣補償款、無違章建筑獎勵、最低補償單價補貼為房屋的價值,從而確定房屋價值一半為繼承范圍,有一定的合理性。【法律指引】(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0號,2011年1月21日公布施行)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2)《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2011年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 *** 令第71號公布)第四十四條(居住房屋征收補償所得的歸屬和安置義務)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后,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二婚房拆遷補償標準怎么算和拆遷之后與女方結婚,分到女方拆遷房,離婚可以分到拆遷房嗎?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