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被害人過錯對量刑的影響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被害人過錯刑法規定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被害人有過錯可以從輕處罰
依照情況可以從輕處罰。害人對犯罪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1)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一般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2)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較大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3)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嚴重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img]被害人有過錯的量刑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被害人過錯量刑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和第六十一條規定。被害人過錯量刑的依據:1、被害人侵犯了被告人的正當法益或社會公共利益;2、先行不當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存在關聯性;3、被害人實施了先行不當行為。
法律分析
司法實踐中,被害人過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理論上和實務中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在具體個案中,應根據被害人過錯的性質、所侵害法益的大小以及過錯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聯性等情況,在全面考量、精確評定被害人過錯在量刑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從寬幅度。1.明顯過錯的認定及從輕比例。明顯過錯一般是指被害人對被告人實施了違法犯罪行為或者嚴重背離道德的行為,侵害了被告人或其近親屬的人身、財產、人格等重大合法權益,一般人難以忍受,從而激發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2.一般過錯的認定及從輕比例。一般過錯是指被害人采取違法或不道德手段侵害犯罪行為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被害人過錯作為一種量刑情節,受到很多人重視。然而在實務中,如何認定被害人過錯則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案發后當事人應該尋找專業人士咨詢,根據真實情況確定被害人是否具有過錯。因此,“被害人過錯”在當下刑事量刑體系中,只能作為“從輕處罰”情節,而不能作為“減輕處罰”情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被害人有重大過錯如何量刑
被害人存在有重大過錯的,應當對被告人進行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過錯是指誘使或促使犯罪人實施加害于己的行為,并對罪責刑產生直接影響的被害人的過失或錯誤。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敲詐勒索近親屬的財物,獲得諒解的,一般不認為是犯罪;認定為犯罪的,應當酌情從寬處理。
被害人對敲詐勒索的發生存在過錯的,根據被害人過錯程度和案件其他情況,可以對行為人酌情從寬處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被害人過錯對量刑的影響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被害人過錯刑法規定、被害人過錯對量刑的影響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