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私存,也就是指職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吞公款或者將公款用于個人消費。這種行為不僅背離了職業操守,更是嚴重違反了法律規定。那么,公款私存的處罰是怎樣的呢?本文將為您詳細解答。
一、公款私存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工作人員侵吞、私分、截留、挪用或者毀滅公共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利用職務之便侵吞、挪用或者私分公款;違反上述規定的,給予處分的同時,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處罰的具體情況
1. 行政處分
對于公款私存的行為,除了刑事責任外,還會受到行政處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侵占、挪用或者私分公款的,應當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可以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2. 刑事處罰
公款私存屬于刑法規定的職務侵占罪,一旦被定罪,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罰。情節嚴重的,將面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
3. 民事賠償
公款私存不僅涉及到刑事責任和行政處分,還會涉及到民事賠償。如果公款私存的行為給造成了經濟損失,職務人員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三、后果堪比坐牢
公款私存不僅會導致職業生涯的終結,還會導致人生的重大影響。一旦被判刑,職務人員將失去自由,無法自由行動,甚會影響到家庭和親友。而且,即便是服刑期滿,也會面臨很多社會和職業上的限制。
總之,公款私存是一種嚴重的職業犯罪行為,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還會面臨行政處分和民事賠償等后果。因此,職務人員要時刻保持職業操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切勿因貪圖個人利益而走上不歸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