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民事經濟糾紛答辯狀案例范文
本案客觀事實是答辯人因工程施工需要資金,工地領導(另一被告王凱亮)當時說,他能幫其借到錢。
法律依據經濟糾紛案例查詢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經濟糾紛應訴答辯狀范文內容有:答辯人基本情況、答辯事由、答辯意見、有關證據和法律依據等,具體情況下可以根據經濟糾紛的具體原因和造成的后果來進行合法的認定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經濟糾紛應訴答辯狀范文內容是什么經濟糾紛案例查詢網?首部應寫明下列內容:①標題。
民事經濟糾紛被告答辯狀的書寫應當包括:答辯人和被答辯人的基本信息、具體明確的答辯事由、案件的事實與理由、相關的法律依據,以及最后答辯人的簽名。
標題 寫“經濟糾紛答辯狀”字樣。如屬二審程序的答辯,要寫明“上訴答辯狀”字樣。答辯人基本情況 依次寫明答辯人的單位全稱、性質、地址及電話、開戶銀行、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等。對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不必寫。案由 要概括寫明對何單位或對上訴的何案進行答辯。
田宏代理的哪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并取得勝訴?
1、公益訴訟勝訴田宏代理南京市自來水總公司狀告抄表到戶案,贏得廣泛關注,促使壟斷企業改革,保障了城市居民的消費權益,社會反響熱烈。外資企業賠償案他代理的某臺資房地產公司狀告中級法院國家賠償案,開創外資企業請求賠償的先例,成為法制改革的試金石,備受外資企業關注。
法定抵銷實踐案例
在法律實踐中,曾出現過一個案例,甲與乙之間的經濟糾紛涉及法定抵銷。甲租賃乙的房屋,到2000年底欠下5萬元租金未支付。然而,乙對此并未主動主張。直到2003年6月,乙向甲購買價值5萬元的貨物,約定12月底前付清。年底時,乙支付了2萬元,聲稱剩余的5萬元貨款可以抵消甲的未付租金。
解析:此時,按照法定抵消權具有“溯及力”,則甲公司有權主張抵消。甲對于乙享有的債權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取得了法定的抵消權,即訴訟時效經過后,他行使法定抵消權,溯及至享有抵消權那天。如果在期間內未取得抵消權,則不能作為主動債權抵消。
法定抵銷的實施條件主要包括:首先,當事人雙方需同時擁有相互的債務和債權,這通常源于兩個或多個法律關系的累積。例如,甲欠乙200萬工程款,乙對甲有150萬和50萬兩次購貨欠款,甲可以用其債權抵銷債務。其次,雙方的債務必須均已到期,因為抵銷旨在實現相互清償,提前履行債務將犧牲債務人的期限權益。
當事人提出的抵銷是法律行為,抵銷權是形成權。即抵銷的意思表示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一經生效,其效力溯及自抵銷條件成就之時,雙方互負的債務在同等數額內消滅。進而,《民法典》第568條秉承了這一立法原則。規定了當事人雙方互負債務,可以相互抵銷的法定抵銷權。
債務抵銷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一種方式,分為法定抵銷與約定抵銷。法定抵銷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條規定,雙方互負債務,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抵銷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且不得附條件或期限。
溯及到“抵銷權成立時”,對于利息、訴訟時效有一定現實法律效果。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