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工傷保險泰安交的標準,以及泰安人社局工傷保險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山東泰安市的九級工傷賠償怎么計算,賠償金額是多少
山東泰安市的九級工傷賠償怎么計算,賠償金額是多少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9級傷殘的.可以享有本人9個月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2011年北京四級工傷賠償金額是多少
不同地區的工傷賠償標準是不同的,因為參考的工資基數不一樣。北京四級工傷賠償標準我在百度搜索是在凱文工傷賠償咨詢中心看到有詳細的解釋,借鑒主要的部分供樓主參考,詳細的可以到他們中心網站查看。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264663元、最低為52932元;
2、傷殘津貼
保留勞動關系,發放傷殘津貼;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到達退休年齡,享受養老待遇,停發傷殘津貼。
3、養老保險待遇
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到達退休年齡,享受養老待遇,停發傷殘津貼。
凱文工傷賠償咨詢中心張峰律師小結:北京四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不含基本治療費用)為:最高可獲得賠償額為 264663 元,最低可獲得賠償額為 52932 元。
合肥市十級工傷賠償金額有多少
安徽省合肥市工傷職工鑒定為十級傷殘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安徽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20元/天的標準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準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8、勞動解除或者終止,按照合肥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4個月,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個月。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月薪6600,北京市8級工傷賠償金額多少?
北京工傷職工鑒定為班級色彩的,主要補償是:11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解除或終止合同按北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各9個月。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北京市人社局《關于北京市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項目標準及相關問題的通知》(京人社工發〔2011〕384號)規定,工傷職工鑒定為八級傷殘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30元/天標準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準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11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8、勞動解除或者終止,按照北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9個月,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9個月。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關于北京市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項目標準及相關問題的通知》
京人社工發〔2011〕384號
三、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標準為每人每天30元。
五、工傷職工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具體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3至18個月的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其中五級18個月,六級15個月,七級12個月,八級9個月,九級6個月,十級3個月。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上述標準執行。
全國工傷賠償最高的賠償金額有多少
職工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1.喪葬補助金: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范圍: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總和不超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6年標準:31195元/年*20年=623900元。
在山東泰安七級傷殘工傷應賠償多少
你好,如果是工傷的話,建議先申請工傷認定,然后申請做勞動能力傷殘鑒定。如果構成七級傷殘,除了醫藥費、護理費 等之外,按照山東的標準,主要賠償有三項:(不是雇傭關系人身損害,不考慮戶籍因素)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如果解除了勞動合同,還有: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七級13個月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七級20個月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專門從事工人 *** 事宜,如需幫助,電話聯系。
工傷雙眼失眠的賠償金額是多少
您好,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宿遷市7級傷殘賠償金額是多少
殘疾賠償金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個標準。
城市禁用的座位上一年的上訴法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為給定的殘留之日起計算20乘以系數殘疾標準:7 7 40 %。 (按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訴法院可以找到在當地統計部門,不一樣的官方網站)
農村標準: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可定制各種非標準殘基20日,乘以40%。 (同上)
這兩個標準是有很大的區別。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城市戶口,賠償更多。
你應得的補償,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此外,其他的是你的補償如下:1,醫療費用(實際支出); 2,誤工費,費用(根據你的收入來確定),護理(根據收入的護士,護理和照顧的數量期限OK)4,住院伙食補助費(差旅伙食補助標準參照當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OK),運輸成本,這些款項。
根據上述費用計算賠償,他們應得的,因為他給了超過這個數量是復利。
寧波市六級傷殘賠償金額是多少
十萬左右
因為工傷導致腳趾斷了該如何賠償?賠償金額是多少?
您好,根據您介紹的情況應當屬于工傷,傷殘等級要經過勞動能力鑒定予以確定,應在10級左右。工傷賠償程序復雜,將耗費勞動者大量時間與精力,建議委托律師介入處理,很愿意為您提供法律服務
泰安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很多城市現在越來越關注城市中勞動者的利益和權利,為了保障城市公民的權利,給予他們更多的福利,所以各個城市更加的注重 五險一金 的繳納,通過每個城市的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就可以看出很多的數據。所以說五險一金的繳納不僅僅是社會福利的繳納。那么 泰安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是多少? 一、泰安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1、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 養老保險 、 醫療保險 、 失業保險 、 工傷保險 和 生育保險 ,還有 住房公積金 。 《 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 社會保險 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 工傷 、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2、據省人社廳 勞動關系 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機關事業單位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人員主要有三種形式:單位直接 簽訂勞動合同 人員、單位使用的 勞務派遣 人員、單位按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方式聘用的人員。有的做著同樣的工作,收入卻有不小的差距。為此,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從維護編外人員勞動權益角度,出臺這份規范性文件。通知要求,全省各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補充和使用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使用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應當通過 *** 購買服務方式解決,按照《 勞動合同法 》的規定訂立 勞動合同 ,依法進行管理。 3、機關事業單位不得在公務員崗位或者行政執法、涉密等關鍵崗位使用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機關事業單位使用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應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企業職工生育保險,繳納住房公積金。機關事業單位使用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應當制定符合同工同酬分配原則和單位實際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與本單位同性質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機關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考核獎懲、職稱評審等工作,保障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在考核獎勵、培訓、考試、職稱評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4、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機關事業單位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勞動保障權益情況要進行定期檢查。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認為用人單位侵害其合法權益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當依照《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的規定處理。 五險一金已經成為現代人工作的一個保障,據有關數據, 泰安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占了很大的部分,也就是說泰安市隨著經濟的發展,連帶著各個方面也在發展,從基礎出發,更加的注重底層的生活質量和福利。但是一般來說,各個城市的五險一金是和個人的 工資 相關聯的,在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體現。
工傷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
工傷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如下:
1.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總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2.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3.單位繳費費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對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工傷保險繳費費率的行業劃分如下:
針對工傷風險程度,對行業的劃分為三類,其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及類別劃分詳情如下: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例如: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等。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例如:房地產業,環境管理業,娛樂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等。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例如: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等。
測一測你的抗風險指數,專家為你免費解讀!
山東泰安2022年社保繳費基數
我市2022年度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基數調整工作于9月份啟動。2022年度企業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最低繳費基數為3980元,最高繳費基數為19899元,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每年企業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調整是根據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日前,山東省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9597元,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個人月繳費基數的上限按平均工資的3倍計算,即19899元;繳費下限則按照平均工資的60%計算,即3980元。全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月繳費標準同時予以調整,參保人員可在19899元和3980元之間自主選擇。
市人社局提醒,根據2022年度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調整工作安排,2022年9月份的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費將按照新標準繳納,2022年1至8月因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所產生社會保險費差額部分的補收、退費工作預計于9月底前開始,各參保單位及個人要及時關注市人社部門發布的相關信息,共同做好2022年度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差額調整工作。
[img]2017年泰安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
2017年泰安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
2017年泰安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具體有什么內容?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泰安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條 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試行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以下簡稱用人單位)要依照《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方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三條 工傷保險基金暫由市直和各縣、市、區分別籌集使用,條件成熟時過渡到全市統籌。
第四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市的工傷保險工作。縣、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負責工傷保險具體事務。
第五條 工傷保險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籌集,做到專款、專戶、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工傷保險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工傷醫療費;
(二)一至四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
(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四)生活護理費;
(五)喪葬補助金;
(六)供養親屬撫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八)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費;
(九)職業康復費;
(十)輔助器具費;
(十一)疾病與工傷因果關系鑒定費;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
第六條 用人單位的初次繳費費率,根據用人單位《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營業執照》登記的經營范圍,對照國家公布的《工傷保險行業風險分類表》,按行業基準費率確定。
用人單位屬一類行業的,按行業基準費率繳費,不實行浮動費率;用人單位屬二、三類行業的,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實行浮動費率,1-3年浮動一次。在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上下各浮動兩檔:上浮第一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20%,上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50%,下浮第一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80%,下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50%。費率浮動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衛生、安全監管部門制定。
第七條 市屬(包括市屬以上)用人單位實施工傷保險的基準費率,三類行業分別確定為0.5%、1.0%、2.0%。各縣、市、區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測算確定各自的行業基準費率。
第八條 工傷保險儲備金按當年基金征繳額10%的比例提取,累計結余額不超過當年工傷保險基金征繳額的30%。工傷保險儲備金的使用由市、縣(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 *** 批準。儲備金一經使用,應及時補足余額。不足支付的,由同級 *** 墊付。
第九條 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要按照《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時限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其中,用人單位因交通事故、失蹤或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傷害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不能在規定時限內提出申請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30日。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自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其中,不予受理決定中應當載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事實依據,并告知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時間、方式。
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隸屬關系分別負責市屬(包括市屬以上)、區屬用人單位的工傷認定工作。各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用人單位的工傷認定工作。
第十一條 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承擔以下鑒定或確認任務:
(一)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
(二)工傷職工是否需要安裝輔助器具的確認;
(三)已經評定傷殘等級的工傷職工是否需要生活護理的確認;
(四)停工留薪期限的確認;
(五)疾病與工傷因果關系的鑒定;
(六)供養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
(七)職工因病或非因工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能力鑒定事項。
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負責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日常工作和勞動能力鑒定組織管理工作。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選聘。醫療衛生專家庫每年調整一次。
第十二條 工傷職工認為疾病與工傷有因果關系的,應當在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時一并提出確認申請,同時提交工傷醫療服務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就近實施搶救的`,提交醫療機構出具的原始病歷。
第十三條 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應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經辦機構提交工傷認定決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和工傷保險待遇申報表。對符合條件的,經辦機構應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核發待遇。
第十四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領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無供養親屬的,領取48個月的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有供養親屬的,供養一人者52個月,供養二人者56個月,供養三人及以上者60個月。
第十五條 工傷職工被鑒定為5-6級傷殘的,經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用人單位分別支付本人5級20個月、6級18個月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5級35個月、6級30個月的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職工被鑒定為7-10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用人單位分別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7級16個月,8級14個月,9級12個月,10級10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為:7級25個月,8級20個月,9級15個月,10級10個月。
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基礎上加發50%。
第十六條 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對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在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時或者辦理退休、退職手續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應當辦理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手續,并按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退休和退職后被確診為職業病的,可以按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第十八條 我市2003年12月31日前發生工傷(職業病)的職工(包括未及時認定的工傷職工),其工傷保險待遇仍按原規定執行,由原渠道解決;2004年1月1日后發生工傷(職業病)的職工,其工傷保險待遇按《條例》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十九條 《條例》實施后,對于不參加工傷保險和已參加工傷保險不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企業,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其未參加或未按規定繳費期間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
工傷保險泰安交的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泰安人社局工傷保險科、工傷保險泰安交的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