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重慶道路拆遷補償標準,以及重慶農轉非安置補償標準2021?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重慶農村危房改造國家補償標準2021?
1、C級房屋:享受中央補助7500元,另外改廚改廁縣級配套補助2500元/戶。
2、D級房屋:人均25平方米,每戶不超過100平方米。D級危房戶每戶補助標準為2.1萬元。
3、D級房屋中屬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建卡貧困戶和貧困殘疾人4類人員的農戶每戶補助3.5萬元,對于既是低保戶又是殘疾人的危房改造農戶每戶補助3.7萬元。
重慶農轉非安置補償標準2021?
重慶農轉非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土地補償費不分地類、不分地區,按批準征收土地總面積計算,標準為每畝18000元。
安置補助費按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個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38000元。
農村房屋、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補償。
農村房屋補償鋼砼機構660元/平米,磚混機構600元/平米,磚木結構390-480元/平米,土墻結構330-360元/平米,簡易結構100-120元/平米。
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實行綜合定額補償,以批準征收土地總面積扣除農村宅基地和林地后的面積為準,每畝定額補償22000元。農村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補償的具體標準由主城各區人民 *** 制定。
重慶明年拆遷地段在哪?
你好,我是近日頭條本地資訊領域創作者@新之浪郎很高興能來回答關于重慶本地資訊的有關問題。
廣大市民最想知道的是近兩年重慶主城的棚戶區會集中在哪些區域,以及每平米可賠多少錢?我們一起看看吧。
南岸貸款15億美元用于棚改
所謂"棚戶區"是指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及"城中村"。
重慶的棚戶區會集中在哪些區域?
據一個有權威消息來源的人士透露,2019年南岸區棚改力度很大,南岸區 *** 向世界銀行貸款15億美元,主要用于南岸區的舊房改造、公園改造和道路改造。其中,上新街到南山一棵樹沿線預計投資5個億做道路加寬。另外,南岸區花園路、川儀廠、團圓堡等區域棚改的可能也很大。
除了南岸區,川美的黃桷坪老電廠區域、觀音橋商圈周邊(小苑今年已經在動遷了)、江北區嘉陵江上游路段以及沙坪壩的土灣等區域有很大概率成為棚改區。
相應地,渝中區棚改面積會很少,因為其文化和旅游屬性,渝中區的老舊房子重點是舊城保護和修復,不會進行大范圍棚戶改造。棚改區的拆遷費如何賠?
從事棚改拆遷評估工作的王先生表示, *** 在賠償一個棚戶多少錢的時候會專門請評估機構根據地段,房屋品質(土木結構還是磚木結構)和市場行情進行資產評估。
以王先生所在公司去年8月份評估的渝中區打銅街的棚改房為例,打銅街棚改房,位于渝中區、磚混結構,三、四層樓高,當時的價格是13900元/平方米。王先生表示,一般來說,賠償金額買一套同等區域同等面積的房子再加上裝修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棚改強度加大,速度加快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3-2017年,平均每年將改造約363.2萬平方米,約2.65萬戶;2018-2020年,平均每年將改造月約467萬平方米,約4萬戶。
而根據近日發布的棚改信息,2019-2020年,計劃11.9萬戶。約每年將改造約6萬戶。
從每年363.3萬平方米到每年467萬平方米;從每年2.65萬戶到4萬戶再到6萬戶,棚改面積和戶數呈遞增趨勢,重慶棚改強度在加大。
還有一個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來自重慶市住房建設委員會顯示,重慶2018年棚戶區改造了約4.6萬戶,因此2018-2020年三年棚改的戶數是:4.6+11.9=16.5萬戶。
比2017年啟動的2018-2020棚改項目規劃編制增加了16.5-12=4.5萬戶,也就是說,這兩年,重慶棚改的強度和速度還在加快。
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重慶在舊城改造等方面采取的是加快推進以城市棚戶區、城中村和國有企業棚戶區為重點的城鎮棚戶區改造工作,采取成片拆除和修繕加固及改擴建類等方式,對城鎮范圍內危舊房屋集中、安全隱患突出、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區域,尤其是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實施改造,對棚戶區內的歷史文化建筑進行保護。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問題所進行的回答。如果覺得滿意呢請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小編@新之浪郎。以后我會跟你一起交流更多的本地資訊領域的問題。
重慶市2021年征地補償標準?
重慶征地補償費標準
1.土地補償費16500元/畝(其中:80%即:13200元/畝,直接劃撥給永川社保局統籌,用于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養老保險,20%即:3300元/畝,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分配)。
2.青苗費:3000元/畝(建設用地面積除外)。
3.附著物補償費:7000元/畝(建設用地面積除外)。
4.房屋及構筑物補償費:據實丈量,計算補償費。
以上四項,第1—3項由征地單位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再由集體經濟組織支付給各農戶。第4項由征地單位直接支付給所有權人(屬集體所有的支付給集體,屬個人所有的支付給個人)。
重慶農轉非每月社保補償標準?
一、重慶征地農轉非社保怎么處理?
重慶征地農轉非社保可以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重慶市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
第三條土地被征時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以上的原征地農轉非人員(以下簡稱老齡人員),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老齡人員年滿75周歲以上的每人按15000元的標準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滿75周歲的,在15000元的基礎上,再按其不足75周歲的年限,每相差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增加1300元的標準,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老齡人員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二)老齡人員一次性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完清后,按市現行的城鎮企業退休人員最低基本養老金標準按月發給養老待遇。年滿70周歲以上的,同時按規定享受高齡增發養老金待遇(即年滿70周歲的,每月增發50元;年滿75周歲的,每月再增發50元。下同)。
(三)老齡人員在領取養老待遇期間死亡的,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養老待遇,并按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支付死亡待遇。其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 補貼部分除外,下同),扣除已支付養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額一次性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第四條土地被征時男年滿50周歲不滿60周歲、女年滿40周歲不滿55周歲的原征地農轉非人員(以下簡稱“4050”人員),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4050”人員每人按41000元的標準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4050”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未繼續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次月起,按我市城鎮企業退休人員最低基本養老金標準按月發給養老待遇。年滿70周歲后,同時按規定享受高齡增發養老金待遇。
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死亡的,將其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次性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在領取養老待遇期間死亡的,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養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支付死亡待遇。其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扣除已支付養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額一次性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三)“4050”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繼續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足5年的,從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次月起,按下列辦法計發養老待遇:
養老待遇=城鎮企業退休人員最低基本養老金×(1繼續繳費月數×1%)
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死亡的,將其個人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一次性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在按月領取養老待遇期間死亡的,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養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支付死亡待遇。其個人一次性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扣除已支付養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額一次性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四)“4050”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繼續繳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5年以上的,執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其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作為15年繳費年限,繳費指數按1計算,按規定補建個人賬戶。
第五條土地被征時,男年滿16周歲不滿50周歲、女年滿16周歲不滿40周歲的原征地農轉非人員(以下簡稱中青年人員),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中青年人員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標準為:繳費基數×費率(20%)×本人應繳費年限。
繳費基數:按2006年度我市城鎮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9215元的60%確定。
本人應繳費年限:年滿16周歲不滿17周歲的繳納1年;年滿17周歲不滿18周歲的繳納2年;年滿18周歲不滿19周歲的繳納3年;年滿19周歲不滿20周歲的繳納4年;男年滿20周歲不滿40周歲、女年滿20周歲不滿30周歲的繳納5年;男年滿40周歲不滿50周歲、女年滿30周歲不滿40周歲的繳納10年。
中青年人員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繳費指數按1計算,按規定補建個人賬戶。
(二)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后,執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
第六條土地被征時已參加了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分別按以下辦法處理:
(一)老齡人員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不再執行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
(二)“4050”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已達到15年以上的,不再執行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不足15年的,可按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繳費辦法一次性補足。
(三)中青年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已達到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繳納年限的,不再執行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不足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繳納年限的,按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繳費辦法一次性補足。
二、社保辦理需要的材料具體如下: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準執業或成立證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地稅登記證;
(4)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6)駐地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分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對于重慶地區的已經繳納了社保的公民來說,若是遇到了 *** 征地、或者是其他已經獲得了征地資格的單位需要征收自己土地的情形,可以結合重慶市當地的法律規定,確定符合自己情況的社保處理辦法。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