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刑事訴訟法和刑法區別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而刑法屬于實體法,二者的任務不同。刑法對犯罪與刑罰進行規定,為判定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提供依據,屬于實體法;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則是刑事案件相關的處理程序,為刑法的正確實施提供了具體的程序規定。
法律分析: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主要差別在于兩者的性質上,刑法屬于實體法,而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刑法屬于實體法的意思是指,刑法具體涉及到了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會對案件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雖然都是處理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但它們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雖然都是處理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但它們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刑事訴訟基本理念中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
追究犯罪、懲罰犯罪是刑事訴訟的一個直接目的,也是我國制定刑事訴訟法宗旨中“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一個方面。否則,就不能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就不能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就需要國家通過刑事訴訟行使刑罰權對犯罪加罰。
法律分析: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在以民主主義為基礎的現代法治社會,由于 *** 權力本身就是以保障 個人權益為存在根據的,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作為刑事訴訟的雙重目 的從根本上說來是一致的。
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是不矛盾的。懲罰罪犯本身也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人權。
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既對立 又統一 二者既對立,又統一。追求正確控制犯罪,就不能忽視保障人權;保障人權也離不開對正確控制犯罪的追求。在刑事訴訟中,如何對待控制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直接反映出其刑事訴訟價值取向。對立性。二者有相互矛盾、沖突的一面。
在刑事訴訟中,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兩者并重不可偏廢。所謂懲罰犯罪,是指通過刑事訴訟和程序,在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基礎上,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地適用刑法,以打擊犯罪,實現國家刑法權。
保障人權,是指在通過刑事訴訟懲罰犯罪的過程中,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具體包括:(1)無辜的人不受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處罰;(3)訴訟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我國憲法莊嚴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新刑訴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1、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愿認罪認罰的情節,在法律上是可以適用從寬處理制度,即在原有懲罰的基礎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也要根據犯罪情節性質判斷,對危害程度等因素進行考慮。
2、認罪認罰是《刑事訴訟法》中第十五條規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量刑建議,簽署具結書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3、認罪認罰新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自愿認罪認罰的程序,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同意量刑建議和程序適用的,應當在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在場的情況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4、具體來說,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