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騙取低保金罪量刑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騙取低保是否構成犯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詐騙低保的立案標準
- 2、騙取低保是否構成犯罪
- 3、騙領低保應該怎么定罪?
- 4、騙低保三年的后果
- 5、騙取國家低保的行為怎么處理
- 6、虛假材料騙取低保的后果
詐騙低保的立案標準
詐騙低保的行為很有可能會涉嫌保險詐騙罪,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
法律依據:
《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第四十八條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2、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保險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等。
[img]騙取低保是否構成犯罪
騙取低保是會構成犯罪的。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當中規定的內容可以得知,行為人騙取低保的行為其實是屬于詐騙行為。本身詐騙指的就是以非法占有為其目的性,運用虛構的事實或者隱瞞應有的真相為其方法來騙取數額比較大的公私財物的一種行為。
法律分析
當事人騙領低保的行為是采取使用各種欺騙手段來獲得資格的一種過程,是直接體現出了當事人在主觀的方面用非法占有公共財產為目的的直接故意行為,其行為是完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詐騙罪為主觀犯罪構成要件的。當事人如果想要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當同時具備以下這些條件:1、本人需要持有本縣的農業居民戶口。2、本人需要居住在農村的村組,有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3、本人所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的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都低于當地農村低保的標準。申請農村低保所需要的材料有如下內容:1、需要有相應的書面申請書。2、需要有家庭成員的戶口簿。3、需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一起的合影。4、需要有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合同或者證明。5、出示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證明。6、如果是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當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相關收入證明。7、需要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相關的材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騙領低保應該怎么定罪?
騙領低保或幫助他人騙領低保數額較大的,均構成犯罪。
法律上的懲戒措施卻嚴重缺失我國法律打擊“類騙領低保行為”存在的立法缺陷
由于我國實施的各項“類低保制度”時間不長,學者和實踐中對這些制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如何堵塞騙領的漏洞即完善這一制度本身的操作層面,而很少從加強立法打擊力度、用刑罰措施進行治理的角度進行研究和探討,導致對于各種騙領行為沒有一整套完善有力的法律制度用以遏制和懲戒。
以騙領低保為例,遍覽我國有關低保制度中對“欺詐冒領”行為的處罰規定,最嚴厲的要算是1999年國務院發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中的“由縣級人民 *** 民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領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節惡劣的,處冒領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具體到上述幾個報道中反映的最后處理結果,一個是絕大多數取消低保資格,而另一個騙領近4萬元低保款物的也僅僅是“返還低保金3萬多元和糧油幫困金5000多元”,而深圳的騙取保障房資格事件因為發現較早,甚至只是主動退出或取消申請資格而已,似乎均未見受到任何懲戒措施的懲罰。
綜合分析我國法律對“類騙領低保行為”的懲罰措施和規定,其立法缺陷顯而易見。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處罰太輕,懲罰措施和手段單一,對嚴重的欺詐冒領行為沒有納入刑法的打擊視野,無法依刑法規定對各種“類騙領低保行為”追究刑事責任,所謂的追究責任根本起不到應有的震懾和打擊效果。
其次,負責處理打擊的機制設置嚴重不合理。比如由民政部門負責打擊和處罰騙領低保款行為,顯然是因為簡單化地認為民政部門是發放主管部門,理所當然地也應該是監督執法部門?但這顯然全然無視騙領低保現象泛濫的成因,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欺詐冒領”者之所以能夠輕易得逞,很大程度上是民政人員在低保資格的審查上失職和不負責,或者民政部門負責低保申領的人員甚至部分領導與騙領者上下其手,里應外合。因此民政部門本身往往就應該是責任的承擔者,即使民政人員沒有故意行為,但造成低??钗锉或_領這一“失職”行為必然隨之導致“民政局”領導們政績受到影響,又怎么能夠期望他們作為責任的追究者達到懲戒“欺詐冒領”者的目的?
騙低保三年的后果
騙低保嚴重的屬于詐騙,按詐騙罪處罰。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騙保的,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保險詐騙罪的,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保險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騙取國家低保的行為怎么處理
騙低保將構成詐騙,如果尚未構成犯罪的,處罰為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如果詐騙的數額較大構成犯罪的,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詐騙數額更大,或者有更嚴重的犯罪情節的依照法定量刑標準,根據具體情況判處刑罰。采取弄虛作假、隱瞞、仿照等手段獲得批準領最低生活保障的,予以警告、追回其已領取的保障金,情況嚴重的,處以已領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未履行保障對象應盡義務的,予以警告,并停發其最低生活保障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虛假材料騙取低保的后果
虛假材料騙取低保的后果是民政部門將會停止騙保人低保待遇,追回低保金,并按規定處以罰款。同時,對于出具虛假證明材料騙取低保的單位和個人,還將其信息記入個人征信系統。對于情節特別嚴重的,還會啟動法律程序,會同有關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騙領低保行為人在采取各種欺騙手段獲得資格的過程中,直接體現出了其在主觀方面以非法占有公共財產為目的的直接故意,完全符合詐騙罪的主觀犯罪構成要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十四條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 *** 民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領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節惡劣的,處冒領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一)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家庭收入情況好轉,不按規定告知管理審批機關,繼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關于騙取低保金罪量刑標準和騙取低保是否構成犯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