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破壞他人手機犯法嗎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毀壞他人手機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父母砸孩子手機犯法嗎
- 2、故意損壞他人手機犯法嗎
- 3、扔別人手機犯法嗎
- 4、摔人手機犯法嗎
- 5、學校砸手機犯法嗎
父母砸孩子手機犯法嗎
這涉嫌破壞他人的財物,屬于違法的行為。
暫時上升不到犯法的程度。
[img]故意損壞他人手機犯法嗎
故意摔壞他人手機的,該行為屬于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屬于犯法。如果手機的價值超過人民幣5000元,對方會被按照刑法追究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刑事責任,量刑原則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如果手機的價值并未超過人民幣5000元,對方會被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追究行政責任以及應當承擔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扔別人手機犯法嗎
犯法,屬于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拘留或警告,單處或并處罰款,責令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侵犯公私財物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并處200元以下罰款:
1、偷竊、騙取、搶奪少量公私財物的;
2、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的;
3、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
4、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
摔人手機犯法嗎
摔人手機犯法,故意毀壞財物,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的行為。故意毀壞他人財產的,需要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侵權人需要按財物的市場價格或者鑒定價格賠償財產所有人的損失。同時還可以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毀壞的財產數額較大的,可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意毀壞公私財物,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以及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應予立案追訴。
學校砸手機犯法嗎
老師摔學生手機是違法行為。
只要損毀他人財物即是違法行為。超過五千元屬于刑事追訴范疇,不到五千元屬于治安處罰范疇。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法律保護私人財產不受侵犯,手機是學生的私人財產,老師砸了學生的手機當然是違法行為。《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第33條,故意毀壞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或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也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二、侵權行為特點:
1.侵權行為是一種單方實施的事實行為。
2.侵權行為是一種民事違法行為,
3.侵權行為是加害于他人的行為。
4.侵權行為是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的行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百零七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百三十三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二百三十八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學生手機是私人財物,物權是學生的,老師無權處置,因此砸學生手機是違法行為,對于不屬于自己的財物不可故意破壞,破壞了輕則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故意損壞的行為還可能觸及治安管理條例而被拘留,數額較大的還可能觸犯刑法,因此老師切記不可沖動行事。
關于破壞他人手機犯法嗎和毀壞他人手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