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刑事違法行為的標準是什么,以及刑事違法行為應受什么處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什么算是刑事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明確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故刑事犯罪,是指違反我國《刑法》規定的一切危害國家 *** 、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 *** 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而雖有以上的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亦不認為是犯罪。
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立案:
(一)盜竊案
個人盜竊數額達到10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撬門破窗入室盜竊的,扒竊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攜帶兇器盜竊的,均立為刑事案件;慣犯作案或一個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雖未達數額標準但情節或者后果比較嚴重的,也立為刑事案件。
(二)搶劫案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均立為刑事案件。
(三)詐騙案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立為刑事案件。
(四)敲詐勒索案
以恐嚇、威脅的方法,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均立為刑事案件。
(五)侵占案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已有或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已有,數額在5000元以上,拒不退還的,立為刑事案件。
(六)搶奪案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在500元以上的。
(七)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
(八)偽造、販運貨幣案
偽造貨幣總面值在500元以上或幣量50張以上,販運偽造的貨幣總面值在1000元以上的或幣量在100張以上的。
(九)非法買賣外匯案
1、非法買賣外匯二十萬美元以上的;
2、違法所得五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十)騙購外匯案
數額在五百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十一)擾亂社會秩序案
擾亂社會秩序,嚴重影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正常進行的;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鬧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以暴力抗拒、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
(十二)強迫婦女賣淫案
以暴力、脅迫、恐嚇等手段強迫婦女賣淫的。
(十三)引誘、容留婦女賣淫案
以牟利為目的,引誘、容留婦女賣淫的。
(十四)利用迷信騙財害人案
利用迷信手段,一次騙取他人錢財、物品(折款)二百元以上的,或猥褻婦女致人傷殘的。
(十五)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案
以牟利為目的,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的;組織播放淫穢的電影、錄象帶等音像制品;向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傳播淫穢物品的;利用淫穢物品傳播犯罪方法的;在社會上傳播淫穢物品情節嚴重的。
(十六) *** 案
以牟利為目的,聚眾 *** 的,或一次財博賭資在一千元以上的。
上述各項中所說的“以上”,都連本數在內。
(十七)偽造貨幣、有價證券犯罪案件
1、偽造國家貨幣和國家財政金額債券犯罪案件;
2、偽造其他有價證券和票據總面值在三百元(含本數在內,下同)以上的;
3、販賣、運輸、窩藏偽造的國家貨幣、國家財政金融債券的;
4、明知是偽造的國家貨幣、國家財政金融債券而使用、存儲、夾寄,數額在三百元或十張以上的。
5、故意使用、販賣、窩藏偽造的其他有價證券和票據,非法獲利五百元以上的;
6、教唆他人偽造、販賣、運輸、窩藏、使用、存儲、夾寄偽造的國家貨幣或有價證券和票據的;
7、走私偽造的國家貨幣的;
8、窩藏或出具偽證,包庇偽造國家貨幣或國家財政金融債券犯罪分子的;包庇販運或大量投放假幣犯罪分子的。
(十八) *** 案件
1、非法制造、販賣、運輸(含走私、下同)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或其他 *** ,不論數量多少,原則上均應立案。
2、提供場所和 *** ,容留他人吸食,從中牟利的,以販賣 *** 罪立案。
3、制造、販賣、運輸假 *** ,以制造、販賣、運輸 *** 罪立案。
4、明知是 *** ,非法攜帶、郵寄、托運的、以運輸 *** 罪立案。
5. 私種罌粟等 *** 原植物二百五十株(相當于生鴉片一兩)以上的,以非法種植 *** 原植物罪立案。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和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 *** 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標準規定如下:
一、瀆職犯罪案件
(一)濫用職權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濫用職權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立案標準
法律定義犯罪的標準,你知道是什么嗎?
犯罪必須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只有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危害到社會,才能被認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確定任何一種犯罪的不可缺少的條件。一般來說,可以說應當構成要件的行為是違法的,但在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障礙物而違法的情況下,雖然應當構成要件卻不違法,所以在刑法上不構成犯罪。只有當構成要件的行為也是違法的,才能構成犯罪。
看完本文的內容,你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相關的了解。我們需要根據法律的規定來理解法律和犯罪,這樣我們才能有深刻的認識。通過本文的內容我們知道了有關條件的常識,這有利于我們提高一定的法律認知。如有其他問題,個人盜竊數額達到1000元的,定為刑事案件;撬門破窗盜竊、扒竊、使用刀具等工具或者攜帶武器盜竊的,應當成立刑事案件;犯罪分子實施慣犯或者多次犯罪的,或者其他案件未達到標準數額但情節、后果較重的,也應當成立刑事案件。
擾亂公共秩序,嚴重影響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的;聚眾擾亂火車站、碼頭、民航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館、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的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暴力抗拒或者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刑法規定的犯罪活動的客觀事實特征,包括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后果和因果關系。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里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 分別指什么? 再舉個例子說一下
輕微違法行為,尚達不到刑事處罰標準的,可以進行行政處罰,就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只能說違反法律規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需要進行賠償或承擔其他責任的行為,就屬于民事違法。違法行為嚴重觸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所謂行政違法就是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行為,如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要受到治安行政處罰;民事違法是指違反了民事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行為,如違反合同約定、侵害別人合法權益等的行為;刑事違法就比較嚴重也比較好理解,就是通常所說的違反刑法的行為,這種行為是要接受刑事處罰的,如被判無期徒刑直至死刑等,如故意殺人、搶劫、 *** 等。判斷一個違法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還是刑事違法行為,主要的是看違法行為的主體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還是違反民事法律規定的或者是觸犯刑法行為的。受到刑事處罰后一般不承擔行政處罰,但是如果違法行為構成犯罪,即使接受了行政處罰,也要追究刑事處罰。一般情況下,如果是一個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只處一種處罰,或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如果先已經受過行政處罰,后構成犯罪需要刑事處罰,已經執行的行政處罰應該抵折刑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img]刑事違法行為的標準是什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刑事違法行為應受什么處罰、刑事違法行為的標準是什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