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耕地補償最新標準的問題,以及和2021耕地被毀壞賠償標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陽光農業保險土地賠償標準
設置起賠點。理賠起點為30%,即承保的農作物因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率達到30%(含30%)以上到70%時,按農作物生長期劃分保險金額和損失率計算賠款。
具體理賠計算公式為:賠償金額=各生長期保險金額X損失率X受損面積。對于損失率達到70%以上時,按該農作物生長期保險金額全額賠付。
2021征地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準為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墻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1000元、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15000元、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墳每座補償5000元。
2021年農村征地補償標準
征地補償的標準,由各地 ***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并公告。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具體由當地 *** 制定并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具體標準以當地 *** 的公告通知為準。
?征地補償的標準,由各地 ***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并公告。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具體由當地 *** 制定并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具體標準以當地 *** 的公告通知為準。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我國對于農村征地的補償是根據用地性質不同來決定的。國家農村土地征地補償標準相對于往年有所變化,但是變化不同。
2021耕地被毀壞賠償標準
我國的土地管理法規定,通常情況下,2021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新標準一般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土地補償費。
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到十倍;
2、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助費。
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到六倍;
3、青苗補償費。
剛播種的,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
4、其他附著物的補償費。
國家是怎樣規定征地的土地補償如何計算
農民土地被征用,可以領到4項補償款,而且數量都不小,你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能領多少?在農村,不少農民都想通過征地而一夜暴富,在一些地區,有的農民也確實因征地而實現了“一夜暴富”,那么,國家是如何規定征地的?征地補償又是如何計算的呢?現在就給農民朋友說一下。
一:國家是怎樣規定征地的
1、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應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a:征地行為的行政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是通過具體行政行為實現土地所有權的轉換,雙方地位不是平等的,被征用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服從國家需要,不得阻撓。
b:征地條件的補償性。國家建設征收集體土地,應對集體經濟組織給予經濟補償。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應當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征用其他土地的,應當給予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
2、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以下情形之一,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
a、軍事和外交需要用地的
b、由 *** 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用地的
c、由 *** 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區綜合服務、社會福利、市政公用、優撫安置、英烈保護等公共事業需要用地的
d、由 *** 組織實施的扶貧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用地的
e、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 *** 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
f、法律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3、第四十六條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a、永久基本農田;
b、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c、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二: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構成。
1、土地補償費
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助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3、青苗補償標準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于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4、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需要遷移鐵路、公路、高壓電線、通訊線、廣播線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需要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具體標準按照當地補償方案實施。
總之,隨著農村城鎮化的不斷加速,農村的征地現象也會越來越普遍,農民朋友一旦自己的土地被征用,一定要到有關部門了解相關的政策,因為國家的許多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定要以最新的政策為標準,再就是由于每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不同,補償標準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補償標準,而不是全國統一標準。
另外,對于征地補償款問題,很多地區的村級領導干部存在截流問題,滋生了很多的 *** 現象,由此農民經常 *** ,也形成了許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征地補償款的發放工作,上級部門一定要監督到位,確保補償款足額發放到被征地的農民手中,也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只要上級部門按政策及時足額發放了征地補償款,千萬不要充當釘子戶,釘子戶對自己真的沒有好處。
關注更多三農信息請關注巧克力725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