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工傷保險如何辦理流程,以及工傷保險申請流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工傷保險怎么辦理流程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之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2.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去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不給職工申請的,工傷職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自己到單位所在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4.因為各地區在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所以建議關于“辦理工傷保險流程”的這個問題您在申請前可咨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img]辦工傷保險流程要怎么走
1、提交申請:工傷認定工作由參保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2、是否受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 工傷認定申請 表》后,認為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應當場或在15個工作日內下達《工傷認定補正材料通知書》。決定受理的,下達《工傷認定申請受理通知書》,送達用人單位、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決定不予受理的,下達《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說明理由,并告之訴權。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應填寫《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回證》,受送達人或代收人應簽收后予以寄回。 3、調查核實: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收集證人證言應填寫《工傷認定調查筆錄》。需要用人單位提供證據的,應填寫《工傷認定舉證通知書》,并送達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供證據,特殊情況下不能按時提供證據的,應書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延期舉證的申請,是否準許,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決定。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4、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應制作《 工傷認定決定書 》,在20個工作日內分別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送達《工傷認定決定書》應填寫《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回證》。 5、發放證明: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認定為工傷 或視同工傷,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達到1— 10級傷殘 者,由負責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發《工傷證》,交 工傷保險待遇 享受人保存。
工傷保險待遇辦理流程是怎樣的,具體的流程又是怎樣的
工傷保險待遇 辦理程序如下:工傷認定—— 勞動能力鑒定 或鑒定職業病——確定賠償數額——執行。 具體流程如下: 1、 申請工傷認定 《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工傷認定申請 。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申請勞動能力和 停工留薪期 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 ,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3、 申請勞動仲裁 ,確定賠償數額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4、用人單位未按仲裁決定支付費用的,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員工工傷保險辦理流程
員工工傷保險辦理流程
工傷保險對象的范圍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勞動者。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員工工傷保險辦理流程,歡迎大家閱讀。
員工工傷保險辦理流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批準成立后就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初次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需準備該單位的營業執照原件、復印件,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原件、復印件,單位法人的身份證原件、復印件,該單位所有員工的勞務合同,身份證復印件。資料備齊后到社保局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繳費工資申報花名冊,并繳納職工的工傷保險費。單位參保繳費后有人員變動及時將變動人員名單報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單位初次參保交費的次月新發生工傷的職工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開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包括中國境內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及這些用人單位的全部職工或者雇工。
各類企業包括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是指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雇傭勞動者為其從事個體生產經營的個體經濟組織。
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實施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國家機關和依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支付費用。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財政部門規定。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等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等部門參照本條例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
【延伸閱讀】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一、發生工傷24小時內要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送工傷報告表。
二、發生工傷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科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三、工傷保險報銷所需材料
(一)工傷認定決定書(過行政復議期后)。
(二) 發票原件(本人簽字)。
(三) 費用明細,住院病歷,門診病歷要求原件、復印件。
(四) 工傷待遇審批表。
(五) 工傷職工如果放棄傷殘等級鑒定,需本人書寫放棄傷殘等級鑒定聲明,單位蓋章。
(六) 工傷職工如需要評殘,需到醫保處填寫勞動能力等級鑒定申報表。
申報工傷保險流程與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保險是對工人人身安全的保證,員工發生傷害事故,屬于工傷范圍的,單位或職工及其親屬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5天內,及時與業務部聯系。單位應在30日之內向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
工傷保險申報流程
一、辦理工傷認定申請
需提交材料:
1.填寫《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一式四份;
2.攜帶職工與企業的勞動合同書;
3.搶救醫院或定點醫療機構初次(當天及連續治療)診斷證明;
4.受傷人員的身份證,單位證明;
5. 交通事故傷害或暴力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責任裁 定書和相關處理證明,下落不明的,提交司法部門裁定書;(原件及復印件)
6.工傷證明材料;
7.用人單位營業執照;
8.繳納工傷保險證明材料;
9.受傷職工個人照片1x1
二、工傷員工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因工受傷進行工傷認定后,工傷醫療期滿或在工傷醫療期內治愈、傷情穩定后,應到區縣勞動鑒定委員會 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評定傷殘等級。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
評定傷殘等級。評為1至4級的,享受傷定期殘撫恤金待遇;評為5至10級的,按傷殘等級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需提交材料:
1.到朝陽勞動局領取《勞動能力鑒定、確定申請表》一張,受傷職工填寫,填寫完整,單位蓋章本人簽字;
2. 攜帶《工傷認定申請表》一張;
3. 攜帶工傷職工本人《工傷證》(原件)
4. 確認工傷的首診證明(復印件);
5. 工傷住院病例復印件;
三、傷殘保險待遇
職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已認定為工傷,勞動鑒定機構已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傷殘等級達到一至十級的,企業在接到勞動鑒定結論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理受傷職工工傷保險待遇核準手續。由單位負責人報送到朝陽區社保中心。
辦理工傷職工的待遇核準需提交材料:
1.工傷證;(原件)
2.《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認定結論通知書》;
3.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4.工傷職工受傷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證明;
5.參統人員花名冊;
6.填寫工傷人員登記表。
;
工傷保險怎么走流程
1、初次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需準備該單位的營業執照原件、復印件,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原件、復印件,單位法人的身份證原件、復印件,該單位所有員工的勞務合同,身份證復印件。
2、資料備齊后到社保局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繳費工資申報花名冊,并繳納職工的工傷保險費。
3、單位參保繳費后有人員變動及時將變動人員名單報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單位初次參保交費的次月新發生工傷的職工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開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
第五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 ***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工傷保險處理流程
工傷保險處理流程
工傷保險處理的整個流程是怎樣的?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科普吧!
一、出現工傷后車間立即報至人力資源專業,人力資源專業10分鐘之內報至社保局,盡快登記立案。
二、部門負責辦理以個人名義向公司借款進行治療,并強調使用工傷報銷范圍內藥物。
三、工傷認定所需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社保局發放的原件,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
2、《單位事故報告》:人力資源專業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呈報至社保局。
3、《個人事故報告》: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
4、《勞動合同書》復印件:簽過所有的合同全本,不可以只將續簽合同付印。
5、現場證明人材料: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至少兩名以上證明人。
6、證明人身份證復印件
7、個人申請: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
8、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9、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加蓋公章。
10、住院病歷:需要有醫院印章。如沒有住院,需用醫院門診手冊替代。
11、醫院病情診斷證明:需要有醫院印章。
四、工傷報銷所需材料:
1、《工傷認定書》
2、住院病歷:需要有醫院印章。
3、醫院病情診斷證明:需要有醫院印章。
4、費用總清單:需要有醫院印章。
5、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五、工傷二次醫療所需材料:
1、工傷(職業病)康復治療審批表。
2、住院病歷:需要有醫院印章。
3、醫院病情診斷證明:需要有醫院印章。
4、費用總清單:需要有醫院印章。
5、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6、《工傷認定書》
六、勞動能力鑒定所需材料:
1、《工傷認定書》復印件
2、《單位工傷鑒定申請報告》:人力資源專業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呈報至社保局。
3、個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
4、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5、住院病歷復印件:首次、二次(多次)住院病歷復印件
6、病情診斷證明書:首次、二次(多次)復印件
7、市級以上醫院近期治療病情診斷證明書原件
8、《呼和浩特市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表》:填寫4份,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
9、免冠紅底一寸照4張。
備注:“醫院病情診斷證明”、“住院病歷”在多項申報內容中重復需要,故在出院時以上材料需準備多份。在每一次申報中,都需要自行將所有申報材料復印備份。
七、工傷申報所需材料:
1、《工亡認定申請表》:社保局發放的原件,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
2、《單位事故報告》:人力資源專業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呈報至社保局。
3、《個人事故報告》: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
4、《勞動合同書》復印件:簽過所有的合同全本,不可以只將續簽合同付印。
5、現場證明人材料: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自己簽名。至少兩名以上證明人。
6、證明人身份證復印件
7、工亡認定申請:有既定格式,必須手寫,不可復印、不可涂改、書寫干凈整齊,可他人代寫,第一繼承人簽名。
8、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9、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加蓋公章。
10、住院病歷:需要有醫院印章。如沒有住院,需用醫院門診手冊替代。
11、醫學死亡證明:需要有醫院印章。
12、120出診記錄
13、戶籍注銷證明:當地公 安局戶籍科,派出所開據。
14、火化證明:火葬場開據。
15、如為交通事故還需準備:
(1)交通事故認定書
(2)具有法律效力的交通事故賠償協議:交通局開據的賠償協議(公辦)、公證處開據的《公證書》(私了)、法院判決書(肇事者拒付、起訴后法院判決)。
16、授權委托書:所有繼承人授權并委托第一繼承人接受賠償。
17、第一繼承人身份證復印件。
18、家庭關系證明:當地公 安局戶籍科,派出所開據。
;
關于工傷保險如何辦理流程和工傷保險申請流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