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國企員工待崗費用補償標準,以及國企沒崗位待崗最長可以多久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上海待崗生活費標準
息工待崗期間用人單位需為勞動者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資80%的工資,同時繳納社保費待崗源于計劃年代的國有企業,當然現在很多國有企業也還在沿用該制度,而且,很多非國有企業也采用待崗制度,這一制度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的情況下可以被認定為合法。
國有企業職工待崗期間保險怎么辦
國有企業職工待崗期間保險企業部分應有企業繳納,個人部分由職工自己繳納(或代為扣繳),因為企業與職工建立正常勞動關系。
國企沒崗位待崗最長可以多久
國企規定員工待崗期限最長為2年。待崗員工是指與公司有勞動關系并在失去崗位時勞動合同期未滿的員工。待崗員工的情形有:因公司組織機構調整、人員結構調整或崗位壓縮形成的經轉崗安置仍未能上崗的員工;在競聘中未能上崗的員工;因違紀或績效考核不合格等各種個人原因但又未達到解除勞動合同條款的員工。
國有企業工人待崗養老保險由誰繳納
是的。《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并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針對一些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規定明確,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新勞動法中待崗有解釋嗎
“待崗”不是勞動法的規定,只是國企內部對于富余人員的內部解決辦法。
這將成為歷史了。在《勞動合同法》中已經有規定。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就是說,再有“富余”的待崗人員,可以直接辭退回家了。但必須給予經濟補償。
關于國企員工待崗費用補償標準和國企沒崗位待崗最長可以多久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