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低壓配電箱補償標準最新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國家電網規定低壓開關柜電容補償不能低于多少?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低壓配電柜補償電容的好壞?
除了外觀檢查流液、變形膨脹判定損壞外,最好是在通電的情況下,用鉗形表測各相電流,一般三相電流基本和額定電流一樣,只要相差太多,或某相無電流即可判定電容不良或損壞。
電力系統中的負載類型大部分屬于感性負載,加上用電企業普遍廣泛地使用電力電子設備,使電網功率因數較低。較低的功率因數降低了設備利用率,增加了供電投資,損害了電壓質量,降低了設備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了線路損耗。
擴展資料
電容補償柜為了改善電網功率因數低下帶來的能源浪費和這些不利供電生產的因素,必須使電網功率因數得到有效的提高。
顯然這些無功功率如果都要由發電機提供并遠距離傳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合理的辦法就是在需要無功功率的地方產生無功功率,即增加無功功率補償設備與裝置。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配電房電容補償檢修方法?
1、電源安裝接線不規范
新購置的低壓無功補償裝置柜,由于生產廠家的不同,在安裝電源線的接線方法上也不相同,主要與廠家在低壓無功補償裝置柜上配置的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JKG系列(簡稱:控制器)的取樣檢測信號電源有關,有的儀器的取樣電流和取樣電壓要同相,有的是不要求同相。
2、取樣檢測信號倍率選擇不當
取樣用的電流互感器,有的選擇的CT倍率過大,使得控制器的取樣的二次電流過小,處于"欠流"指示狀態,有的選擇的CT倍率過小,使得控制器的取樣的二次電流過大,控制器的取樣檢測信號電流一般不超過5A,否則就會燒壞控制器的塑料接線端子和內部原件。
3、電容器的額定電壓偏低
2000年之前生產的低電壓并聯電容器的額定電壓大多數是400V,而隨著農網改造和電能質量的不斷提高,目前,電網電壓特別是配電變壓器的首端,電源電壓一般都要超過400V,有的達420V左右。而低壓無功補償裝置柜都是安裝在配電變壓器低壓線母線側,處于電源的最前端,此時,電容器長期在高于其額定電壓狀態下運行,縮短了壽命。
4、電容器的容量和組數配置不當
生產廠家為了產品的統一規范,補償裝置柜里安裝的電容器都是統一容量,如10KVAR×12組、12KVAR×10組、14KVAR×8組等。而現場實際工作中,控制器設定的功率因數投入門限值是0.95(0.90-1.0可調),它根據用電負荷的功率因數自動投切電容器組數,假設在12KVAR×10組當中,當負荷的功率因數低于0.90時,控制器就發出指令投入電容器,而當投入了6組電容器后,又超出了控制器設定的限值0.95,此時,控制器又要發出指令退出2組電容器,當退出后又達不到所要求的功率因值,控制器又要發出指令投入電容器,如此反復,造成頻繁投切,損壞電器設備。
5、補償裝置柜的外殼接地不重視
每張補償裝置柜里都安裝有三只過壓保護用的避雷器(FYS-0.22),有的廠家是將避雷器的接地端與柜體外殼直接相連,有的是單獨引線接地,當有雷電波或過電壓侵入時,此時的避雷器的接地就成了工作接地。有的柜體外殼根本就沒接地或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造成很多避雷器泄放電流不暢而爆炸損壞,使得補償裝置柜外殼帶電。
6、低壓無功補償裝置柜要配置無功計量裝置
目前,普遍的生產廠家在裝配補償裝置柜(低壓配電柜)時,都沒有安裝無功計量表計,工作人員只能從控制器的顯示器上讀取實時的低壓功率因數值,不能掌握到月、年的平均功率因數值。
7、思想認識問題
一些工作人員認為,在配電變壓器端安裝低壓無功電容補償裝置柜會增加臺區的低壓線損,對他們沒利。所以有很多的電容柜人為的不去投運,有時一張柜上壞一個很小的零配件就將整柜退出,造成大量的電容柜閑置。
低壓配電柜無功率補償裝置是低壓進線柜嗎?
低壓配電柜無功率補償裝置不是低壓進線柜,低壓進線柜是由低壓電源(變壓器低壓側)引入配電裝置的總開關柜;而低壓無功功率補償裝置是為提高低壓系統的功率因數而設的,主要部件是電容器和電抗器
二者有如下區別:
1、低壓進線柜是這段低壓母線的總開關控制柜,可為這段母線提供電源
2、低壓無功補償裝置的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數
國家電網規定低壓開關柜電容補償不能低于多少?
低壓電容器補償時是有電流的。
1、電容器的電流是容性無功電流,投入的電容正好用來補償開關柜中產生的感性無功電流;
2、電容柜中沒有投入的電容是不產生電流的,只有接入電網后才后輸出電流。
3、理想的電容器投入容性電流越接近開關柜產生的感性無功電流,功率因數就越接近1.
無功補償標準?
變壓器負載率大于60%,功率因數考核標準為0.9時,無功補償在0.86~0.95間波動屬正常范圍。
月平均功率因數低于該值罰款,高于該值獎勵。
計算公式:有功電度+變損有功電度/根號(有功電度+變損有功電度)平方+(無功電度+變損無功電度)平方配電網無功補償的主要方式有五種:變電站補償、配電線路補償、隨機補償、隨器補償、跟蹤補償。意義⑴補償無功功率,可以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數。
⑵減少發、供電設備的設計容量,減少投資,例如當功率因數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時,裝1Kvar電容器可節省設備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對原有設備而言,相當于增大了發、供電設備容量。
因此,對新建、改建工程,應充分考慮無功補償,便可以減少設計容量,從而減少投資。⑶降低線損,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為補償后的功率因數,cosθ為補償前的功率因數則: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數后,線損率也下降了,減少設計容量、減少投資,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輸送比例,以及降低線損都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所以,功率因數是考核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規劃、實施無功補償勢在必行。電網中常用的無功補償方式包括:
①集中補償:在高低壓配電線路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組;
②分組補償: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和用戶車間配電屏安裝并聯補償電容器;
③單臺電動機就地補償:在單臺電動機處安裝并聯電容器等。
加裝無功補償設備,不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數提高,還可以充分挖掘設備輸送功率的潛力。確定無功補償容量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在輕負荷時要避免過補償,倒送無功造成功率損耗增加,也是不經濟的。
②功率因數越高,每千伏補償容量減少損耗的作用將變小,通常情況下,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補償。
擴展資料:低損耗變壓器鐵芯損耗的控制變壓器損耗中的空載損耗,即鐵損,主要發生在變壓器鐵芯疊片內,主要是因交變的磁力線通過鐵芯產生磁滯及渦流而帶來的損耗。
最早用于變壓器鐵芯的材料是易于磁化和退磁的軟熟鐵,為了克服磁回路中由周期性磁化所產生的磁阻損失和鐵芯由于受交變磁通切割而產生的渦流,變壓器鐵芯是由鐵線束制成,而不是由整塊鐵構成。
1900年左右,經研究發現鐵中加入少量的硅或鋁可大大降低磁路損耗,增大導磁率,且使電阻率增大,渦流損耗降低。
經多次改進,用0.35mm厚的硅鋼片來代替鐵線制作變壓器鐵芯。
1903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生產節能材料,變壓器的鐵芯材料已發展到最新的節能材料——非晶態磁性材料如2605S2,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便應運而生。
使用2605S2制作的變壓器,其鐵損僅為硅鋼變壓器的1/5,鐵損大幅度降低。變壓器系列的節能效果上述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具有低噪音、低損耗等特點,其空載損耗僅為常規產品的1/5,且全密封免維護,運行費用極低。
我國S7系列變壓器是1980年后推出的變壓器,其效率較SJ、SJL、SL、SL1系列的變壓器高,其負載損耗也較高。80年代中期又設計生產出S9系列變壓器,其價格較S7系列平均高出20%,空載損耗較S7系列平均降低8%,負載損耗平均降低24%,并且國家已明令在1998年底前淘汰S7、SL7系列,推廣應用S9系列。
S11是推廣應用的低損耗變壓器。S11型變壓器卷鐵心改變了傳統的疊片式鐵心結構。硅鋼片連續卷制,鐵心無接縫,大大減少了磁阻,空載電流減少了60~80,提高了功率因數,降低了電網線損,改善了電網的供電品質。
連續卷繞充分利用了硅鋼片的取向性,空載損耗降低20~35。運行時的噪音水平降低到30~45dB,保護了環境。
低壓配電箱補償標準最新和國家電網規定低壓開關柜電容補償不能低于多少?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