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一般稅收訴訟的主體是什么
- 2、行政訴訟中什么對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
- 3、段厚省復旦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專業教授
- 4、民事審判涉及行政行為時如何處理?
- 5、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怎樣處理
一般稅收訴訟的主體是什么
1、一般來說,這個稅收訴訟的主體就是指在稅收的法律關系中能夠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多數都是國家、稅務機關、納稅人等,當然也可以區分為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即參加了法律稅收的關系。 一般稅收訴訟的主體是什么 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稅收法律關系中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2、稅收爭議法:是指擁有稅收立法權的立法主體制定、認可的,用來調整怎樣與爭議當事人在解決稅務行政爭議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
3、稅收行政訴訟案件的受理機關是法院,當事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存在異議的,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具體情況下可以提交規定的材料來進行合法的認定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行政訴訟中什么對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
1、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
2、是的。具體可以參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3、【答案】:B 《行政訴訟法》第34條第1款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提示]根據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新增的第37條的規定,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依新法則本題選擇AB。
4、處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等,根據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處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才負有舉證責任,而C選項同時包含兩種情形,因此不選。D項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了: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故正確答案為D。
段厚省復旦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專業教授
1、段厚省,1970年8月出生于安徽懷遠,是中國復旦大學法學院的民事訴訟法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的學術生涯始于199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江偉教授,攻讀民事訴訟法學,先后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2、復旦大學法學院擁有一位資深的法學專家,他名叫段厚省,出生于1970年8月,安徽懷遠人。他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擔任復旦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致力于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3、自2004年起,段厚省成為了復旦大學法學院的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民事訴訟法、民法和證據法等多個重要領域。他的學術貢獻豐富,已出版了三部專著,分別是《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民事訴訟標的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和《民法請求權論》(人民法院出版社)。
4、年9月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做博士后,其研究項目為《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理論研究》。 2004年進入復旦大學法學院工作,擔任民事訴訟法學副教授,現為復旦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學教授。
民事審判涉及行政行為時如何處理?
1、筆者認為:從審判分工來說,民事審判一般只針對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作出判決,而無權就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作出評價,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審查權由行政審判行使。
2、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3、《刑法》中規定,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一般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枉法裁判的行為造成的后果特別嚴重,對犯罪嫌疑人處5~10年不等有期徒刑,對于因枉法裁判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后果,受害人或者家屬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4、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判刑標準,是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雖有枉法裁判的行為,但尚未達到情節嚴重,僅屬違法行為,應以行政紀律手段處理。(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僅限于司法工作人員。
6、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怎樣處理
1、法律分析: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2、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3、網友咨詢: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怎么辦?四川昊通(涼山)律師事務所毛軍律師解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第二十條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4、對于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同一違法行為不能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十四歲以下的人有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八歲的人有違法行為,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5、如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有異議,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應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而非聽證。聽證程序適用于一般程序中當事人有異議的情形。第三節聽證程序中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某些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前,應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6、當事人若對行政處罰決定感到不滿,首先可以考慮申請行政復議。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三章第九條第一款,當事人應當自得知該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需注意的是,法律規定的時間期限可能超過六十日,當事人需關注具體法律法規規定,確保在合適的時間內提出申請。
暫無相關記錄